第172章

  对着站在一旁的管家说道:“这几天府里有什么事情吗?”
  老管家是赵彦仁的心腹,自然是知无不言:“昨天三房的老夫人来过了,然后老夫人和她一起出去了一趟,听门房说,老夫人是去了安府,昨天安府老夫人六十大寿,应该是去祝寿,只是,回来的时候老夫人脸色不太好。”
  “安府,和赵府可是几十年没有往来了,这么突然又来往了?”
  老管家躬身回道:“府上并没有收到安府送来的帖子。”
  没收到帖子自己上门去讨杯酒喝?赵昌元皱着眉头说道:“那安府只是一个商贾之家,母亲还送上门去给人家涨面子,是不是有些太自降身价?”
  而赵彦仁却了解老妻,知道她不可能毫无缘由的去安家给人家做面子,冷声说道:“去把老夫人请来,就说我有话要问他。”
  管家应声退下。
  而赵昌元则有些诧异:“爹,这件事情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赵昌元看着儿子不开窍的样子,心里暗暗叹息,儿子别的都好,就是不懂得察言观色,目光也短浅,这种人,在仕途上注定走不远。
  或许这一辈子,他也别想再进一步了。
  卢氏很快就被管家叫来了,进屋后,见到赵彦仁和赵昌元两人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异样,有些不满:“怎么了这是?怎么这么看着我?”
  赵彦仁开口说道:“刚才赵宽来过。”
  卢氏眼神一闪,开口说道:“来了就来了,与我何干?”
  两人也是老夫老妻了,看她闪躲的眼神还能不了解?赵彦仁声音有些无奈:“你昨天去安家到底做什么了?”
  卢氏又不怕他,见他这么酌定自己做了什么,索性也不绕弯子了:“我什么都没干,就是去给月秀出口气。”
  “我早就说过,以后三房的事情你少插手,当年那件事情就让宽儿和我们离了心,你还要去掺和,这下好了,刚才他来说要和我们分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我们赵家影响有多大?”
  卢氏看了一眼身边的儿子,一脸不在乎的说道:“分就分呗,还真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咱们家昌元现在可是城卫军统领,多少人都想着巴结咱们,还差他一个边关将军来锦上添花?”就算心里有些后悔,但事已至此,卢氏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的。
  但一旁的赵昌元却觉得母亲就是说的心里话,也随声附和:“是啊,父亲,不说别的,在这京城,您走到大街上去问问,看别人是说你儿子厉害还是赵宽厉害,好多百姓,只怕连赵宽的名字都不知道。”
  赵彦仁看着一脸得意的妻儿,瞬间觉得有些气馁。
  “现在是什么时候,朝局动荡不安,皇上身体不好,南疆也蠢蠢欲动,赵宽刚刚平了南边的战乱,皇上并没有嘉奖,为的是什么?为是不就是给新君一个拉拢他的机会?你以为是他失宠?你这个脑子,什么时候能多想点东西?”
  “你是什么?你不过是一个管着京城杂务的城卫统领,人家赵宽可是开疆大臣,你觉得自己真的能和他比?你看的是下面一些小官小吏的阿谀奉承,可赵宽,可是替皇家开疆扩土的猛将,得是的皇家的倚重,你凭什么和他比?”
  一旁的卢氏听了,一脸激动的吼道:“你个糟老头子,居然这么说自己的儿子,你是个什么东西?当初若不是我娘家扶持,你能当族长,不说别人,就是你那个死鬼三弟,都要比你优秀百倍,你还敢吼我儿子。”
  见到妻子一脸蛮横的当着儿子的面吼叫自己,再看看一旁冷眼旁观的儿子,赵彦仁心里一阵无力,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不管自己说什么,她总是有理由来反驳,这种日子,突然让人心灰意冷。
  见到赵彦仁不吱声,卢氏心里更是得意,骂得就更加起劲了。
  赵宽不知道自己走后赵府还有这么热闹的一幕,从赵府出来后,就回到了三房的那边。
  自从如素离开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回到过这里,一来是因为母亲住在这里,二来则是因为这里有太多属于他和如素两人的回忆。
  第196章 槐花树下
  第196章 槐花树下
  站在三房大门口的槐树下,赵宽眼睛有些湿润。
  当年的如素,才刚刚十五,正是及笄年华,还记得那天她一身白衣纱裙,站在如柳的槐花树下,微风轻轻撩起,裙边和槐花串摇曳,美得不似凡人。
  那时候的他已经从军,还未闯出一番事业,所以心里欢喜,却也并没有走上前去,只是默默的把她印在了心底。
  第二次见到她,是陪着母亲去暗香阁买香。
  那一天的她和一群年轻的姑娘一起站在安老夫人的身边,巧笑倩兮,明眸生辉,明明穿的是那群女孩子中最朴素的一个,却偏偏只有她入了他的眼。
  因为看出了神,下楼梯的时候还踩空了脚,差点摔下楼去,惹得她掩口而笑,看着她美眸如月,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再后来,他少年得志,仕途平坦,背着母亲叫父亲去安家提了亲,那一天他永远都记得,因为心里忐忑不安,他将父亲最爱的一盆天目松给拔成了秃子,害得父亲伤心了许久。
  知道母亲一向对他期望甚高,看不上商贾之家,所以直到两家交换了庚帖,才将这事告诉了母亲,也因此,让母亲对如素种下了心结。
  再后来,两人成亲后感情一直很好,成亲后不久,就有了天赐,小日子过得也很美满。
  因为常年征战在外,也忽视了母亲和如素之间的矛盾。
  直到那次喝完酒后,被如素撞见床上还有一个婢女,然后如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他,直接带着天赐离家。
  那会儿,他才知道,原来在这个府里,如素一直都是不开心的。
  因为当时他喝得烂醉如泥,可母亲不但没有安慰她,还对她出言讽刺,落井下石。
  当初因为沉浸在如素和儿子离开的伤痛里,没有注意过那个婢女的下落,只知道当时她说两人并没有发生什么,只是因为自己喝醉了酒,将她当成了如素,然后一直抱着,她挣不开,所以后来就睡着了。
  可是后来,这个婢女却莫名其妙从府上消失了。
  这件事情,自己一直都没有深究过,可是现在想起来,很多地方都疑点重重。
  第一,那婢女并不是自己房里的,平日里根本就不会出现在静思园,那会儿怎么会出现在那里,而且还是出现在内室,实在是可疑。
  第二,当天如素是回了娘家的,本来说好了当天不回来的,可是就是那么巧,她回来了,而且还撞见了那么不堪的一幕,想必一定是有人去通风报信,这个人是谁很关键,只是之后因为如素走了,这件事情也无从考证。
  这些事情,只要稍加推敲,就能看出问题,可这些年来,因为内心的恐惧,自己从来都没有正视过。
  赵宽暗暗叹了一口气,到底没有走进大门,只是深深的望了一眼槐树,转身离开。
  赵宽没有发现,在他走后,安心从大门后走了出来,看着他的背影目光晦暗不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