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赵明也是一面脱鞋挽裤腿,一面点头赞同道:“若是没有的话,就干脆往河里扔石头,把鱼给赶下来。”
  顾云浩原本也没打算下水,见他二人都如此说,自然点头答应。
  一路顺着河边往上游走,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很有一种平和舒畅之感。
  河流的上游,有一水坝,因这里的农户家里大多是水田,所以水坝里的水都是蓄着,一般到旱天无雨的时候,就会开坝引水灌田。
  顾云浩一路到了水坝附近,却是隐隐听到有人呼救。
  不想其他,连忙循声而去,急急往水坝上赶。
  到了水坝,就见一个小女孩正在水里挣扎。
  这水坝并不很大,也只有三米多深,但因着今年雨水丰厚,也没放过水,所以坝里的水深也还是有将近两米。
  因为知道这里的水深,顾云浩也不通水性,故不敢贸然下水,就忙跑到坝口处找来一根竹竿。
  “你别急,抓紧这竹竿,我拉你上来。”
  顾云浩对着水里的那小女孩大声喊,然后就拽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递了过去。
  好在这小女孩落水的地方离坝堤不是很远,又没有很用力扑腾,还余了些力气。
  待那小女孩抓住竹竿之后,顾云浩就用力的往岸边拉。
  等最后到了坝堤边缘,忙伸出手去,一把将人拉了上来。
  不知是因为感觉水有些凉,还是被吓到了,小姑娘上岸之后,就一直蜷缩着发抖。
  “没事了,别怕。”
  见着有些不落忍,顾云浩声音也低柔了不少。
  小姑娘浑身的衣裳都湿了,他倒是有心学前世电视剧里面演得那样,豪气的把身上的衣服一脱,给人小姑娘披上。
  但现实就是这么坑人。
  他也只穿了一件单衣,脱给了别人披的话,他就只有光着身子……
  虽然年纪不大,但若真是在人家姑娘面前宽衣解带的,那肯定是不行的。
  故而见着小姑娘湿漉漉地缩在一起,他也只能爱莫能助。
  “你怎么会到这里?要不我先送你回家吧。”顾云浩问道。
  言毕,顾云浩就站起身来,准备去拿先前被放在一边的书袋。
  哪晓得刚走了一步,就感觉衣角处微微一滞。
  转头看去,却是那小姑娘一脸惊慌地抓着他的衣角。
  心知她是吓坏了,顾云浩安慰道:“我不走,只是去拿东西,刚刚我把书袋放在那边了。”
  闻言,小姑娘犹豫了片刻,果然放开了手。
  拿了书袋跨上,顾云浩正准备问清楚了,送小姑娘回家,却见远远有好些人跑了过来。
  “在这里!”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就见几个仆人装扮的人跑了过来。
  “小姐,没事吧?”
  一个年级稍微大一点的仆人跪坐在堤坝上,一脸担心地问道。
  小姑娘似乎见着熟悉的人,面色也不似方才那样煞白,只是也并不说话,只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我的儿啊。”
  伴随着一个哭腔,又见一名衣着华丽的妇人喘吁吁地跑过来。
  “娘。”
  小姑娘只唤了一声,就被妇人紧紧地搂在怀里。
  “夫人放心,小姐只是落水受了惊,应该没事的。”那我年纪稍长的仆人回道。
  一时跟着的下人忙活个不停,又是有去找干净衣裳的,又是拿披风给小姑娘披上的。
  见已经不需要他帮忙,顾云浩轻轻一笑,悄悄地转身离开,自去下游找顾云海跟赵明二人。
  “云浩,怎么去了这么久?看看我们抓的好东西。”
  见着他回来,赵明一脸兴奋地显摆道。
  顾云浩上前看了一眼,果然见他们已经抓了不少手掌长的小鱼。
  因着没有带竹兜,所以只用一根草杆串着。
  “刚前我们就抓了这些,这会子一直没鱼下来。”顾云海疑惑地看着顾云浩,说道:“你小子真去上游赶鱼去了没?”
  “去了啊,只是没有赶鱼,是去救人。”
  “你就吹吧……”
  见两人皆是不信,顾云浩也只是笑笑,并不在意。
  第21章 第21章:季老爷
  这事顾云浩原本没放在心上,自然也没跟家里说。
  哪晓得没过两天,家里人才吃了午饭,就见有人上门来。
  “就是这家。”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就见本村村长胡德全一脸笑意地走进了院子,身后还引着三两个人。
  “老胡啊,这是什么回事?”顾明良有些诧异,站起身来问道。
  胡德全一面把人往院里引,一面说道:“这是府城的季老爷,前儿你们家幺娃子救了季家人,人特地寻了来致谢的。”
  说到这里,胡德全又在院子里瞅了瞅,问道:“幺娃子呢?”
  “在学里念书呢。”顾明良道。
  “哦,倒是我记错了。”胡德全先是一拍脑门,而后又跟来人解释,“那孩子已经进学了,在我们村里的顾氏族学念书,是个顶聪明又刻苦的。”
  只见那季老爷虽然一身简单布衣,但丝毫不显寒酸,反而另有一种高贵之气。
  听闻顾云浩在学里念书,季老爷眼里明显划过一丝欣赏,而后说道:“农户人家要出个读书郎实在不易,那孩子知晓刻苦,想必是明白家里艰难,是个有心志毅力的。”
  胡德全也是连连点头,又把顾云浩夸赞了一番。
  “这位想必就是顾家少年郎的祖父吧?”
  见季老爷相问,胡德全忙点头:“正是。”
  “老兄弟,可多谢你家孙子见义勇为,不然我也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季老爷上前,对着顾明良行了一礼。
  因见着这位季老爷跟自己年岁差不多,顾明良也不好受他的礼,只往旁边一侧,避了一下。
  顾明良将季老爷跟胡德全引到院里坐下,又让三妞去端水。
  “季老爷客气了,我那孙子也没多大本事救人,想来也是举手之劳罢。”
  在县衙当差多年,顾明良自有一套观人之法,见这季老爷虽然衣着简单,但浑身的气势并不寻常,心里也知道此人来路不简单,遂说话也极为谨慎客气。
  “过谦了。”
  季老爷笑道:“我此番来的匆忙,也未曾备下什么,只有些黄白俗物,也表谢意,请勿嫌弃粗鄙。”
  言毕,就见这位季老爷身后的仆人捧出了一个小匣子。
  因为是扣着盖子,也看不到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这不敢当,季老爷不必这样客气。”
  顾明良猜到了是谢礼,故而推辞道。
  “应当的。若是不收,我们到底心里难安。”季老爷说道。
  见他坚持,顾明良也知道人家是不想欠他们家人情,所以也就不再推辞。
  “方才听闻说你家孙儿在念书,不知学业如何?听说已有八岁,可还是治四书?”季老爷又问。
  这话倒是把顾明良问着了。
  他只一心想让孙子好生念书,但实际对学问很是不通,只听顾明琮说过小孙子天资非凡,是个读书的料子,学业在族学也是拔尖,但到底是读没读四书,这个他现在还真是不清楚。
  “说来惭愧,我对读书的事所知不多,只晓得学里先生说这孩子还算坐的定,其余倒是不懂了。”
  顾明良不由抓了抓脑袋,脸色微微发红,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知道,我知道。”二妞却是笑着插嘴,道:“弟弟已经学完了幼学琼林,正在跟先生学大学,只是弟弟说先生也对这书不太懂,所以没怎么教他。”
  她平时跟顾云浩关系最好,也最关心这个弟弟,自然晓得的要多一些。
  “年纪上倒是差不多是该治四书了。”季老爷摸了摸胡须,点了点头,又道:“不过先生又怎会不太教呢?难道这先生还未进学?”
  其实季老爷说的进学是官话,与寻常乡里村名所说的“进学”不同。
  因着不懂,在村里人看来,只要到学堂念书了,那就是“进学”,意思跟进入学堂有些类似。
  但季老爷所说的进学明显不是这个意思,一般真正的所言的进学,是进入官学学习。
  这都是要考上了秀才才行,所以严格的来说,就算是考过了府试的童生,只要没考过院试,那一律都称还未进学。
  当然,顾家人包括胡德全都是不懂这些。
  但是顾明良懂得察言观色,见季老爷疑惑顾明琮是否进学,就猜到了人家说的跟平时他们以为的不一样。
  也不好乱语,顾明良索性就不纠结进学的事情,直接道:“先生是个老童生。”
  “原是还未进学,这也难怪。”季老爷叹息道:“老兄弟,恕我直言,既然孩子年岁大了,又开了蒙,也该好生跟着个先生学学经义才是,否则科考上怕是要比旁人迟了不少。”
  一听说科考上的事情,顾明良就肃然起敬,神色更是认真了不少。
  “季老爷的意思是?难道在这族学里很难考上秀才?”
  季老爷也没有掩藏,直接说了出来道:“一般学童四岁开始启蒙,待八岁就开始治四书,十岁到十一岁开始治五经,若是天资不错,十三四岁即可下场。”
  这些是顾家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当下全家人包括胡德全都听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