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见胡宇凡对自己拱手,顾云浩也得放下怀里的书,拱手回礼。
  “他尽胡乱说话,定是他家里人嫌他烦,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胡语烦’!喂,顾云浩,你年纪还小,以后可别跟着他学坏了。”
  楚毅显然是不满先前胡宇凡的话,找到机会就刺他两句。
  “那也比你强,咱们内舍谁不知道你想当厨子,所以精于‘厨艺’。”
  楚毅的话自然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引来了胡宇凡一句冷冷地嘲讽。
  胡语烦?厨艺?
  顾云浩这下算明白了,也不由暗暗吐槽,这俩人看着出身挺不错的,家里怎么会取这么个名字……
  “在下李文旭,幸会。”
  一直在安静坐在旁边的布衣少年起身,不冷不淡地说了一句,就不再多言,只专心看着手里的书。
  顾云浩也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
  寝舍并不很大,一共摆了四个小床,每个床旁边都配有一张小桌和一个凳子。
  桌子设计的很巧,里面还做了隔层,且这隔层做的大,又用木板封住,桌面是可以掀开的,因而大家都是把桌面掀开,在桌子的隔层里放些书籍和纸墨等物,然后平时又盖上桌面,这样既不占地方,又不怕弄损书纸。
  顾云浩看着临着窗口有一个小床空着,就知那是他的床位,便走过去先把书箱放好,又在楚毅的提醒下,打开了那个小书桌,看着里面没有灰尘和杂物,便将新领到的书放好。
  又是将自己的小床和随身带来的衣物整理了一番,顾云浩方才坐下稍作歇息。
  “等会就要开饭了,你是去饭堂呢还是去外面?”
  想来是有点饿了,胡宇凡摸了摸肚子,说道:“塾里的饭菜味道实在不咋地,不如趁着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出去逛逛吧。”
  “你自己去吧,我晚上还要去温会书。”楚毅不感兴趣地道。
  “顾云浩,你说呢?”胡宇凡不甘愿地又问。
  顾云浩也是摇头道:“我还是去饭堂吧。”
  最后胡宇凡还是随着大流一起乖乖到饭堂吃饭。
  私塾饭堂每天供应学子三餐,每个月的伙食费是两百文,每天平均是七文钱,称不上顶便宜,但也绝对是不贵的,而且又方便干净。
  反正顾云浩是非常满意的。
  交了两百文钱,顾云浩接过了膳夫递来的晚饭,就被楚毅拉着坐到了一处。
  其实饭堂的饭食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个肉包子,一个白面馒头,外加一碗粥和一碟酱菜。
  这其实已经比寻常农家孩子吃的东西好上许多了,顾云浩更是不会挑拣。
  更何况他还已经交了一个月的膳食费。
  知道家里的情况,顾云浩自然舍不得浪费钱。
  一时间四人吃毕了晚饭,楚毅三人就说要去讲堂温习日间学的功课。
  顾云浩因着回寝舍也没什么事,又急着想看梁成业借与他的《大学章句》,便带着书跟他们一并去了讲堂。
  到了讲堂之时,堂里已经掌了灯,还有两名学生早早的就坐在堂里温书。
  “云浩,这里没人坐。”
  指着一张书案,胡宇凡对顾云浩道。
  谢过之后,顾云浩就坐到那张书案之后,开始翻开那本《大学章句》,一面看书,一面对着自己所背的内容,开始一字一句的思量。
  一时间整个讲堂都静悄悄的,只有翻书声和磨墨的声音传入耳来。
  泛黄的书页上,有好几种不同笔迹的标注,像是先前用书的学兄们写下的注解和心得。
  顾云浩如获至宝,细细揣摩一番,果然觉得好理解了许多,一时间竟是看入了神。
  直至快到亥正时分,楚毅说讲堂即将熄灯,四人方才收拾了书案,拿上自己的书笔纸墨,往寝舍走。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第26章 第26章:学业
  私塾的格局分布很好,第一进是典型的前堂后室格局,前堂正厅并不很大,里面挂着孔子像,每逢初一或是科考前夕,梁成业都会带着学生在这里拜圣。
  正厅的左右两侧厢房被改成了讲堂,内舍跟外舍分设两边。
  左侧回廊处有一个小房间是梁成业的小书房,也是平时休憩之所。
  私塾的学生都是不敢小瞧这个小书房。
  若是谁不好生读书,就会被请到这里来私下说教。
  许多学生读书遇到不解或疑惑之处,也大多是到这里找梁成业解惑。
  私塾的时间安排跟青坪族学差不多。
  每天早上辰初一刻便要吃了早饭,到讲堂开始早学,到辰正时分,也就是前世的八点左右,梁成业会先到外舍讲学,过一个时辰后,再到内舍讲学。
  午间学生们能休息一个时辰,下午梁成业分别再给两舍讲学半个时辰,酉正时分也就算散学了,其余时间,学子们都能自由安排。
  晚上讲堂会掌灯,大多学生晚上都会去温书或是练字。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老百姓对读书科考有着一种近乎着魔的推崇,耳濡目染之下,学童们对读书一事,也是极为认真。
  不过也难怪,士农工商,对于寻常百姓和寒门子弟而言,只有读书是进入更高阶层,改变命运的机会。
  顾云浩不由暗暗感叹。
  人也只有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才会激发最大的潜力。
  就拿他自己来说,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就想尽办法的找机会念书,开蒙之后这么些年,也是丝毫不敢放松。
  若是在前世有这样用功,高考时又何愁考不上首府的名校?
  “云浩,走啊,饭堂吃饭去。”
  肩膀被人一拍,转眼看去,就是楚毅的一张笑脸。
  在塾里读书的这一段时间,几个同窗慢慢也熟络了不少。
  内舍之中,学问最好的当属楚毅,其次就是李文旭,而顾云浩进学最晚,四书也可算是从头开始学,自然是比不上他们的。
  不过好在他记忆力不错,又肯刻苦,经过这段时间,也跟上了大家的进度。
  一起到饭堂吃过了晚饭,顾云浩想着自己纸张不多,就出了私塾,准备去文房铺子买上一些。
  出了街,往左侧一拐,再前行数步,就是临川县城的主街了。
  因着附近住的读书人多,街上很是有些文房铺子。
  顾云浩抬步走到寻常去的那家文房铺子,一进店门,就见伙计热情的招呼道:“顾公子来了,今天又是买纸么?”
  虽然他这“顾公子”的称呼听得有些让人不自在,顾云浩先前也提过,但那伙计仍是坚持,说店里掌柜的吩咐,不可不敬读书人。
  想了想也算正常,毕竟这类文房铺子,做得就是读书人的生意。
  因而顾云浩也就不刻意去纠结这个称呼的问题。
  见着伙计相问,顾云浩微微颔首,随即就在伙计的指引下进了店内。
  “顾公子,还是竹纸两刀么?”掌柜客气地问道。
  “正是,有劳了。”
  “顾公子客气。”掌柜笑着应承下来,就吩咐伙计前去取纸,又整理好了之后,才双手递了过来。
  接过后见没有什么问题,付了钱,顾云浩便拿着新买的纸往一面往回走,一面感叹。
  还是用纸太费了……
  他用得是最便宜的纸,每刀也要一百文,因着经常来,好容易磨着掌柜给便宜了点,算他两刀一百九十文,但这个花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谁让他用纸费呢?
  因为习的是欧体字,后面又知晓了欧体字易形似,难得□□,顾云浩更是每日苦练不敢懈怠。
  尽管每次练字时候都是正面写了又写背面,丝毫不浪费,但一个月也要用掉一刀纸。
  看来还是得想个什么法子才行。
  思忖一番,也没什么头绪,顾云浩无奈地摇摇头。
  这条街上还有两家书肆,每次出来,顾云浩都会到书肆看看有什么新书,虽然没钱买下来,但好在他记忆不错,看几遍也能记着许多。
  顾云浩走进书肆,见掌柜此时并不忙,也没什么客人需要招呼,便问抄书的事。
  那掌柜到也客气,看过了顾云浩的字后,便说道:“顾公子若是有空,且可以抄一些《三字经》或是《千字文》,这类书我们店里倒是一直需要的。”
  顾云浩点了点头。
  这都是学童开蒙时候要学的书,自然买的人多些。
  “至于抄书费嘛,《三字经》每本一百文,《千字文》则是一百二十文,只是顾公子得记住了,书页里可是不能有墨点,笔迹得工整,字体大小也得一致才行。”掌柜笑呵呵地说道。
  “成,没问题。”
  见顾云浩答应下来,掌柜又是取出了一刀纸交予他,客气地道:“这纸乃是我们书肆专门买来制书的,还烦请顾公子留下两百文押金才好。”
  看了看纸页,确实是不错的好纸,顾云浩点头道:“应当的。”
  言罢,掏了两百文钱交予掌柜,便拿着纸张回了私塾。
  此时天色已经渐晚,塾里讲堂也开始掌灯。
  顾云浩回了趟寝舍,便也拿着书籍纸墨去了讲堂温书。
  先是低声通读几遍梁成业白日所教的内容,再对着文章的意思开始默背,因着他记忆力不错,一般也能背下来。
  待能通篇背诵之后,顾云浩就拿出《四书章句集注》,开始对着文章自己琢磨理解,遇到不太明了的地方,就先且标注一下,等到隔日再去向梁成业请教。
  最后,则又是看书籍上原有的一些注解,当然这些注解都是先前不同的学兄留下的,因着水平有高有低,因此看起来的话,有时只觉豁然开朗,有时又是让人不明就里。
  不过顾云浩也不在意,反正全部看完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待温习了当天的功课之后,顾云浩就拿出自己买来那竹纸,开始练字。
  练字写的自然就是明日即将要学的内容,这样不仅练了字,也算提前预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