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主院修的很开阔,院子两角还有两个小房间,而灶房则是修在东侧,西侧是放农具的棚子。
  院中坝子很大,且面上全部铺了一层石板,看上去很有气势。
  用顾明良的话来说,院坝必须要大,以后顾云浩跟顾云涛两兄弟考上秀才了,也好有个宽敞的地方摆席面。
  虽然这话说得让人哭笑不得,但全家人也是同意了。
  毕竟不仅是考秀才摆席,就是他们两兄弟成亲,也要用呢。
  主院东西两侧分别开了个月亮拱门,从月亮门进去,就又分别是两个侧院,这便是顾家大房跟二房的院子了,顾长荣一房住的东院,顾长光一房则住的西院。
  “你不知道,这些天家里可热闹了。”
  二妞一面看着顾云浩吃东西,一面拿手指了指东院的方向,说道。
  “怎么?”顾云浩喝了两口粥,把碗放好,问道。
  “是为着大姐的婚事。”
  二妞神色间稍微有些犹豫。
  虽然她平时说话行事爽利惯了,但毕竟也是十四五岁的姑娘家,开口说到这个话题,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想着跟顾云浩是亲姐弟,又因涉及大妞,所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小浩,你不知道,原本村里的孙婆子隔三岔五的就来咱们家一遭,虽然说了几个人家,但娘跟奶总是觉得不满意。”
  二妞叹息一声,继续说道:“前些天那孙婆子更是离谱,居然带了人到咱们家里来,说是要看大姐,把大姐气的哭了好一通,最后大娘说起她娘家有一个远亲,跟大姐年纪倒是合适,现在也不知娘跟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孙婆子是他们附近几个村里有名的媒婆。
  听到二妞说孙婆子带人到家里来,顾云浩也是一脸不悦。
  虽然当朝民风开放,且乡下农家也是特别讲究那些男女之防,但也没有直接把人领到女方家里来相看的道理。
  这自来都是抬头嫁女,低头娶亲。
  即使提亲说媒,内里是看两家的意愿,但明面上都该给够女方面子,这样明晃晃的把人带到家里来相看,就摆明了是在挑拣人。
  大妞一个女儿家,脸皮本来就薄,自然是受不住这委屈的。
  在这个时代,女子成婚的年纪一般都是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
  因着婚前还要准备准备,比如合八字、准备聘礼诸多事情,所以从定亲到成婚一般还要等上个一年半载。所以大多数人家都是女儿一满十四岁就开始议亲。
  顾大妞今年已经十六了,等再过几个月就十七,这个年纪议亲,其实已经有些晚了。
  但好在这是在乡下,因着想留女儿在家里多做两年活,所以乡下的姑娘成亲都要比城里晚一些。
  其实从去年开始,家里已经陆续有媒人上门说亲,但因着李氏跟卫氏总是觉得不满意,所以拖到了现在。
  以李氏的想法,最好是寻一个对顾云浩、顾云涛两兄弟科考读书有助力的人家。
  而卫氏也想找一个四角俱全的。
  对于卫氏来说,未来的女婿能帮助儿子最好,但即使不能为顾云浩读书出力,也最好是根基丰厚一点,当然人品也得靠得住才行。
  当然卫氏这样的考量,一部分是为了女儿大妞,更多的还是为着儿子顾云浩。
  她心里清楚这个宝贝儿子是个重情义的,也正因为知道,所以在挑选女婿的时候更加谨慎,生怕结了不靠谱的亲家,到时候惹些祸事,沾染上顾云浩。
  就因着婆媳俩这样挑挑拣拣,看谁都不满意,顾大妞的年纪也就拖大了。
  当然,期间顾云浩也劝说过卫氏,只要人品好,大妞心里愿意也就是了。
  卫氏虽然也是一一答应,但左看右看,还是觉得都不合适。
  “大姐心里是怎么想的?”
  顾云浩想了想,问道。
  看着二妞欲言又止的样子,顾云浩心里不由一叹。
  在这个时代,女子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自己拿主意的机会。
  就说大妞、二妞她们,从小就乖巧懂事,不仅不能跟男子一样读书,还得从五六岁就开始干活。
  到最后,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全靠家里长辈做主决定。
  顾家这几个女儿相对而言还算是境遇好的,甚至还有些人家,生了女儿要么卖给别人当童养媳,要么家里一困难就卖给人牙子的。
  顾云浩心里清楚,他二姐明显是想要帮帮大姐的。
  恐怕是因为身为女子,在家里说话也没人在意,所以才跟他说起这事罢了。
  “自孙婆子那次带人来以后,大姐就心里难受的紧,近来对什么都懒懒地不在意了。”二妞有些担心地说道:“我看她那样子,竟像是怕了嫁人一般。”
  说到这里,二妞又顿了顿,叹息道:“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可怎么是好啊,加上说的大娘那边的亲戚,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闻言,顾云浩也知道了情由。
  大妞恐怕是因着婚事而伤了自尊心了。
  “二姐,你先别急,我晚上问问娘再说,你也私下多跟大姐聊聊,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想了想,顾云浩说道:“若是大姐真的死了心不愿意嫁人,那我就养着她一辈子!”
  “说的什么傻话,可别让娘听到这话。”
  听了顾云浩的话,二妞不禁有些感动,眼圈微红地笑道。
  她知道弟弟说的是真心话。
  这么些年来,她能感受到顾云浩对她们的关心和珍视,所以二妞相信,如果她们之中真有谁不愿意出嫁,弟弟顾云浩真的会养她们一世。
  也正因为相信,二妞才觉得幸运。
  特别是看着村里旁人家的女儿,二妞更是满足,既是因为能生长在顾家,更是因着有一个爱护她们姐妹的弟弟。
  ********
  顾云浩跟顾云涛休假的日子不同,虽然只有小孙子回家来,李氏的欢喜程度却丝毫不减。
  晚上还特意吩咐加了两个菜。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饭,李氏跟卫氏则是不停地往顾云浩碗里夹菜。
  “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咱们幺娃子这就又瘦了。”
  李氏忍不住心疼道:“读书本来就费心神,说了多少次叫你别省钱,吃好一点,就是不听话,非得让奶奶心疼。”
  “奶,没有的事,学里饭堂的伙食挺好的,我这是长高了抽条呢。”顾云浩有些哭笑不得,忙解释道。
  顾明良看着孙子的言谈举止,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果然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不过相较李氏而言,顾明良就藏得住心思的多,虽然心里对孙子喜欢的紧,但面上还是一脸严肃的问顾云浩学业。
  见他爷问,顾云浩自然一一回答了。
  顾明良虽然听不太懂,但也不多说,只状似了然地点点头,又重复着已经说过多次的叮嘱。
  “恩,你是个有成算的,可要好生用功。”
  “我晓得了,爷爷。”
  见顾云浩应下,顾明良也不由微微一笑,又跟着李氏一样往他碗里夹菜。
  一家子吃过了晚饭,又闲谈了会,便回各自的院子。
  顾云浩就趁这个功夫,找到卫氏说起大妞的事情。
  “娘,论理我不该多问,只是大姐的亲事,您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想了想,顾云浩直言道。
  卫氏没想到儿子会这样直接跟她说起这事,不由一怔,道:“怎么?谁跟你说了什么?”
  “没有的事,我只是担心大姐。”顾云浩道。
  “许是大妞的缘分没到吧。”
  卫氏也是叹了口气,开始给儿子说起近来的事情。
  十六岁快十七岁的姑娘了,还没说定人家,卫氏心里也着急的很。
  但总归是没有合适的,就连先前方氏说的那个人家,也不太好。
  那家人虽然家私根基不错,但那儿子却是个不事生产的,虽然不至于惹事,但总归不是良配。
  “娘,要不索性再等两年,到时候我若下场考上了秀才,大姐哪里愁找不到好人家?”
  想了想,顾云浩干脆建议道。
  “不行!”
  哪知话才出口,卫氏就立马摇头否定掉。
  “你是好心,但若那时候说亲,上门提亲的大多都是看着你的名头来的,万一看走了眼,结下了亲,到头来给你惹事怎么办?”
  卫氏先是想到儿子,而后又想到大妞,继续说道:“再则,过两年大妞都快十九了,年纪也太大,不行。”
  当然,还有一项是,顾云浩未必在两年后就真的能考中秀才。
  只是李氏心疼和相信儿子,顾云浩则是自己有决心,因而两母子都没想过考不上这事儿罢了。
  “娘,要不还是都说给大姐知道,看看她是什么意思吧?若是大姐觉得谁好,咱们再细细打探打探吧。”顾云浩提议道。
  想到大妞的年纪,卫氏也不再坚持,便点头答应了顾云浩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收藏和评论,谢谢小天使kyonyon 的地雷,谢谢~
  第29章 第29章:选择
  虽然算不上家资丰厚,但顾家的日子也算是过得不错。
  加上家里人口简单,还有二十亩良田,房子又全是新盖的,这在乡下已经算是不错的人家了。
  更不用说顾家大房的顾长荣还在县衙当差,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也算是说的上两句话,就这一点便让人不敢小觑。
  孙子辈一共只顾云浩、顾云涛两个男丁,还都在城里念书,看着好似前途也不错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