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不等顾云浩开口,季航便主动介绍道。
  本朝民风开化,对女子的约束也较前朝少了许多,而今不仅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可上街出游,就是世家名门的女子,也不再是如前朝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开始活跃于各城里城郊,在首饰胭脂等铺子里,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世家小姐们的身影。
  因而,季航也并不作他想,直接大大方方的介绍他的妹妹,只是觉得女儿家名字不好随意说出去,就并不提及姓名。
  “妹妹,李兄跟楚兄是我的好友。”
  季航笑着指了指李文旭跟楚毅,又看着顾云浩的方向介绍道:“这位顾兄,亦是我在书院的同窗。”
  果真姓顾……
  季萱心里一跳,面上却是不显,直接笑着跟顾云浩三人见礼问好。
  “我让小厮去取书的,怎么你跟着来了?”季航皱了皱眉,面带疑惑地问。
  “原本我是打算去八宝斋的,就顺路将书给你带过来,再则也是告知你一句话。”
  闻言,季航忙问:“什么?”
  “叔爷爷来了。”
  季萱这时却是突然一笑,声音也俏皮了不少,道:“叔爷爷说,这次若是等不到你,就绝不回云宁了,会一直在府城守着。”
  闻言,季航一向温和俊秀的面庞也是有些绷不住了,当下就垮了下来。
  季萱却是轻声一笑,又朝顾云浩的方向看了一眼,便不再久留,直接上了马车。
  “二公子,二公子?”车夫抱了一摞书走过来,“这书小的给您放这里了啊。”
  “不用,不用,交给我就好。”
  巴九忙站出来接着。
  看着马车走远,顾云浩一拍季航的肩膀:“想什么呢,先回屋吧,咱们且先看看这些魁首们的文章。”
  季航早已回过神来,也是爽然一笑。
  “走,学业重要。”
  第60章 第60章:淮安大雨
  顺德二十七年, 顾家可谓是好事不断。
  首先是顾云涛县试、府试连连取中,虽说名次并不算好,但也足以令全家人兴奋了。
  自顾云涛取中之后,顾家在整个青坪村乃至紫云里的名声又旺了许多。
  不仅顾长荣跟方氏这段时间走路带风。
  就连顾长光两口子也是满面红光,毕竟顾云涛有出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再来就是顾家三妞的婚事定了下来。
  男方是本地有名的地主之家,而且那名后生也读书识字, 虽是尚未取得功名,但学业还算不错,慢慢熬应该也能熬出个名堂。
  转眼就到了六月间,陵江书院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放半年假, 一共有十天, 因而顾云浩趁这个时候回到了青坪村。
  哪晓得刚回村不久,天就开始下雨,且连续三天大雨不断。
  坐在屋檐下, 看着院里急急而下的大雨, 顾云浩不由叹了口气。
  虽说这个时节下雨是个好事,但这雨是不是也太多了。
  大雨连续下到第四天,还不见停的样子,顾云浩不由担心起来, 索性披着蓑衣在村里转着看看。
  待到河边,果然见着河里的水位涨上来了不少, 些许稻田也被水冲垮了田坎。
  要是这雨一直这么下下去, 只怕就要反倒成灾了。
  “爷爷, 今年这雨是不是太多了点?”
  顾明良也是一脸惆怅地看了看天,道:“也不晓得这老天爷是怎么了,只盼早些停吧。”
  闻言,顾云浩道:“我刚刚去看了下,河里的水位又涨了不少,过了今夜,只怕水就得漫上来了。”
  河水上漫,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首先就是沿着河边的田地会被淹没,也代表着田地里的庄稼将会颗粒无收。
  这事顾明良自然也是知晓的,当下就皱起了眉头。
  庄稼人最怕的就是这些事情了。
  为此,整个顾家人甚至包括全村的人都忧心忡忡。
  好在大家的担心似乎并没有出现,就在大雨的第五天早上,雨水终于停了下来,似乎有放晴的迹象。
  见状,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随后的三天里,虽然仍是阴云密布,但总算是没有下雨,河里的水位也渐渐降了下去,地面也开始干了。
  顾云浩估摸着时间,也该到了回府城的时候。
  走前,看着天上的阴云,总觉得有些放心不下。
  “爷爷,我看着这好似要继续下雨一般,若是后面仍是这样的连续大雨,只怕难保不会再生水患,看着若是有什么不妥,还是提前预备来的妥当。”
  顾云浩想了想,还是将这话说了出来。
  “恩,你放心念书,我晓得。”
  见着他爷爷亦是点头,顾云浩又看了看顾云涛,道:“大哥,院试应该也快到时候了,你也还是早作准备,看着天气不对,就尽快先到府城吧,毕竟咱们又不是在府城没有住处,在哪里温书都是一样的。”
  因着他们二房在府城买了房子,家里人到府城,倒是方便了许多。
  前次府试,顾长荣跟顾云涛便直接住在了他的小院,省了很大一笔开销。
  听了这话,顾云涛也觉得所言不错,便一脸认真地点头应了下来。
  又嘱咐了家里众人小心水患,顾云浩便起身回往淮安府。
  因着才下过几天的大雨,先前几日,各村往城里的路都不好走,直到今天,仍是有些潮湿之感。
  这个情况,吴家自然是不愿意拉牛车的,因而顾云浩只得背上书箱,自己徒步往县城去。
  没办法,谁让这路不好呢。
  走在这泥土碎石路上,顾云浩擦了擦额上的汗,不由怀念起前世的水泥路面来。
  到了临川城,天色也已经不早了,便索性找了个客栈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前往府城。
  第二天一早,天又是一如既往的阴沉,又没什么风,让人只觉身处蒸笼一般。
  来不及感叹天气,顾云浩一大早就吃了饭,坐船赶往淮安府。
  哪晓得中午才到府城,晚上就又下起了雨来。
  这雨怎么没个停的时候……
  顾云浩不由庆幸他出门的早,不然这样大的雨,淮江上只怕是要封船的。
  次日,冒着大雨去了一趟府台衙门,却是并不见老师,府衙的下人只说因着前番连连降雨,淮安多处河堤不稳,江程云这几日都在走转各处,督促修筑河堤之事。
  每每地方出现水旱灾害,除了受灾的百姓之外,最应该着急的就是地方官员,毕竟但凡是有责任心的,看着自己辖域内出现这样大的事情,都会忧心不已。
  他的老师自然是一个负责任的知府,此次淮安连降大雨,是必然在府衙坐不住的。
  知晓江程云最近忙碌,顾云浩自是不会不知趣的此时烦扰他,只跟赵氏见了礼,便离开了府衙。
  到了次日,雨水还是未停,顾云浩只得披上蓑衣,一脚深、一脚浅地冒雨赶往陵江书院。
  及至书院山下,转头看向身后的陵江,只见江水混黄,水势湍急,哪里再有先前的悠然之感。
  雨越下越大,顾云浩来不及感叹,便冒雨上山。
  哪晓得才走没几步,就见山上下来一人。
  那人亦是背着书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一步一步的往山下走。
  “季兄?”
  待那人近了,顾云浩总算看清了来人的相貌,不由惊讶道:“怎么这样大的雨还下山?”
  “今天书院休假日结束,我本是跟你一样赶了回来,结果哪晓得刚才上山了才晓得,书院因想着这些天大雨,学子们往来不便,便暂时散学,只待大雨完全停了之后,再开山门。”
  季航见着顾云浩,也是无奈地一叹,说道。
  “大雨停了之后又是何时?没说个准确的时间么?”顾云浩问。
  “说先休假半月,若是半月之后雨水仍是如此,便复又半月。”
  听了季航这话,顾云浩也了然地点了点头。
  毕竟陵江书院乃是越省最优,不少学子都慕名而来,虽然他们书院仅七十余人,但却是来自越省各地,乃是还有一些家居外省。
  他家在淮安府,且临川与府城来往便利,才能这样稍微天气好点就赶了来,就算是这样,昨日还险些又遇到了大雨。
  更不用说离得远的学子们了,来往一趟更是麻烦许多。
  “既然如此,那还是先回府城再说吧。”
  看着越来越大的雨,顾云浩也决定不再多做逗留,直言道。
  季航也是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开始下了山,一起往府城方向走。
  “我叔爷爷说,这雨只怕还有得下,唉,希望早些停了就好了。”路上,季航感叹道。
  闻言,顾云浩也是心里一沉。
  虽然不晓得季航的叔爷爷是什么人,但在前年院试的大雨,却是被说准了的,现下又说这雨势不停,只怕也还是有几分可信。
  顾云浩虽然不懂什么星象、天象,但也曾听闻有人喜爱研究这些,真懂的人,还是能稍微预测一二,即便没有前世的天气预报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农耕之事,也是足够了。
  若真是如季航那位叔爷爷所言,这雨不停的话,只怕果真是要不好了。
  一路上两人皆是忧心忡忡,话语也比平时少了许多。
  顾云浩更是满腹心事。
  且不说顾云涛来不来得及到府城院试这回事,就说这降雨过多,只怕大雨成涝啊,到时候苦的可是这淮安府的千万百姓。
  出身农家寒门的顾云浩,更是知晓这天气雨水对寻常百姓的重要。
  就说他们家,从最开始吃饭都吃不饱,到后面日子越来越好,家里条件慢慢改善,靠的就是老天爷心情好,风调雨顺了这么些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