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邓仕文跟陆渊两人见着这一幕,亦是点首含笑,面上也并无半点不悦之色。
  毕竟都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他们也能理解这些士子的喜悦。
  不过邓仕文总归乃是一省巡抚,略坐了会,便起身离席而去。
  待他一走,越省的官员们也自然不会在此久待,也纷纷离开。
  陆渊看着这一众新科举子,却是捻须一笑。
  他是这一科的主考官,自然对这些自己亲手选出来的士子们有些情分,当下便吩咐道:“今日宴饮,本是为贺尔等今科高中,即便巡抚大人已离席,但尔等仍不可贪杯。”
  “是。”众举子皆是行礼应下。
  见状,陆渊又吩咐四下的仆人好生照看,而后也步出厅去。
  众位官员皆已离席,厅中只剩下这些新中的士子们,大家自然少了几分拘束,席间又热闹起来。
  一时间众人呼朋唤友,互赠诗文,端是一番风流倜傥、笔落惊风雨的典雅景象。
  到了举人这个层面,大家都没有多蠢。
  中了举,便是有了做官的资格,即便不得考中进士,也能以举人的身份补缺。
  既然往后大家有可能同在官场,有这么一个乡试同年同科的说头,关系自然是要比旁人近上一些。
  而且,这一科举人的年纪都不算大。
  说不得今后他们之中的哪一位便会试高中,成为了进士,现在不好生结交结交,更待何时?
  顾云浩身为解元,又年纪轻轻,自然是备受瞩目,席间不断有同科的举子上前与他敬酒。
  “解元郎。”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顾云浩回头看去,却又是来与他敬酒之人,忙笑道:“陈兄。”
  一场酒宴下来,因着记忆力好,顾云浩还是将这些同年们记了个大概。
  这人名叫陈敬,平南州人士,正是乡试首场时,顾云浩在龙门之下遇到的那两名平南州士子之一。
  虽然那姓杨的士子没有取中,但这陈敬却是取了第七十五名。
  “顾兄学识过人,今次为乡试之首,在下信服,且以酒水一杯,望顾兄平步青云,会试连捷。”
  说罢这话,陈敬举杯,一饮而尽。
  见状,即便知晓自己酒量不佳,但也不好再推,只得道:“在下酒量不佳,只得浅酌,还望陈兄勿怪。”
  说罢,便端着酒杯抿了一口。
  “今科乡试,淮安府先有顾兄得中解元,再有季航季兄名列前茅,看来淮安府的文风日益鼎盛啊。”
  陈敬显然是个聪明人,经过一场宴席,亦是看出季航出身不凡,当下在与顾云浩说话之时,顺带的就将季航也夸赞一下。
  “不错,云浩兄确实是为我们淮安争光。”
  “咱们淮安府多少年没出过解元了,今次实在是难得啊。”
  陈敬的话显然引起了淮安士子的共鸣,当下便有两人应和。
  “哼,还说呢,今次我们平南州的解元可是被你们淮安夺了去,看下一科平南的秀才们还依不依。”
  这时,亦是有一平南州的举子笑着说道。
  “哎哟,我说李兄啊,来来来,我敬你一杯,只是你这话也太不把我们其他几个州府放在眼里了吧?解元咋就该是你们平南州的,我看下一科,多半是出自我们安阳府。”
  一位安阳府的举子亦是笑着起身,一面敬酒,一面说道。
  即便是都想为自己家乡争光,但也只是玩笑几句,不会有人傻到在这里说些嫉妒之语。
  毕竟这里的都不是小孩子,也不是蠢人。
  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厅里一百号人都听着呢。
  说些嫉妒的酸话,或许当下是逞了口舌之快,但未免会让人看轻了人品。
  即便人家表面上不多言,但说不得还是会因此敬而远之。
  毕竟谁也不愿意与心胸狭窄之人相交。
  再则,这里的人都是中了举的,心中自是欢喜异常,也实在没什么可嫉妒旁人的。
  只是顾云浩此次中了解元,确实引得一众淮安士子颇为推崇,当下便连连有人前来敬酒相贺。
  顾云浩推脱不了,也只得谢过之后,轻微抿上一小口。
  但即便如此,一场宴饮下来,他也带了几分醉意。
  目色朦胧地看了看四下,顾云浩只觉似有一种恍在梦中之感。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一夜间。[注]
  寒窗多年,他总算是考中了举人。
  第87章 第87章:恩师
  淮江之上, 轻舟不断。
  顾云浩、顾云涛跟巴九三人一大早便坐上了回淮安的船。
  季航是直接坐船回了云宁, 而楚毅、李文旭也是回临川,几人并不同路, 因此便约定了再聚之日后,就匆匆分别,各自坐船回乡。
  淮江河运便利, 临川县城亦是建有码头。
  若是直接乘船从省城到临川,当然是更为省时一点。
  但顾云浩还是决定先回淮安去拜谢恩师。
  客船一路顺江而下, 不到两日的功夫,便到了淮安府。
  因已快到申时, 是怎么也不能赶回临川县了, 故三人下船之后,还是决定在府城休息一晚。
  “大哥,我先去府衙拜谢老师, 不如你跟巴九在码头看着有没有合适的船家,明儿咱们包个小船回去吧。”
  想了想,顾云浩便说道。
  他此刻真的是归心似箭,因而也不在乎多花那么一二两银子。
  “好, 你且先去吧, 这里交给我就是。”
  这个提议显然也很符合顾云涛的意愿,只见他当下便应承下来。
  闻言, 顾云浩自是不再多耽搁, 便也进城往府衙而去。
  快到府衙之时, 顾云浩心中也是急切了起来。
  这种感觉就似前世小时候期末考试考到了高分, 心里很着急地想要回去告知家中长辈,然后得两句夸赞一样。
  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顾云浩皱了皱眉,暗暗鄙视了自己一番,随即稳住心态,理了理衣衫,继续往前。
  及至府衙,却见那门子一看着他,便满脸堆笑地迎了过来。
  “哎哟,顾公子回来了,真是大喜啊,听闻顾公子今科乡试得中解元,这可真是咱们淮安一府的荣光啊。”
  听着门子的贺喜,顾云浩此刻也才反应过来。
  哦,恐怕老师早就知晓他考中的消息了。
  这事倒是他没想到的,看来自己也是高兴过了头,居然连这都忘了。
  毕竟乡试的桂榜一出,巡抚衙门便会有飞骑星夜兼程,将榜文发送至各州,再由各州急递告知辖内各县。
  老师乃一府之尊,乡试又是一省文坛的大事,府衙接到榜告,又怎会不上报与他呢?
  “多谢,侥幸而已。”
  顾云浩客气两句,又问:“老师可在府中?”
  “在呢,府尊大人今日并未出府。”那门子笑着回道。
  闻言,顾云浩点了点头,也不与他多寒暄,便抬步进了府衙。
  及至书房,果见房门大开,四下并无丫鬟仆人走动伺候,顾云浩便知他老师就在书房里。
  江程云虽是几乎不在后书院处理政务,但也素来喜欢清静,一般他在书房之时,院中皆不会有什么闲杂人等。
  因而府衙的仆人们都只得瞅着江程云不在的时候,方才可以清扫院子。
  自然,顾云浩并不在‘闲杂人等’的范畴之列,也不用顾忌那么多,直接抬步进了屋子。
  “老师。”
  进了书房,却见江程云正一手撑着头,一手拿着几张纸页在那看着。
  “恩,回来了?”见是顾云浩来了,江程云放下手中的纸页,看着他点头道:“回来的倒是比我预料的要早一些。”
  此刻,顾云浩却是走到江程云面前,极为正式地行学子礼,道:“愚徒顾云浩,拜谢恩师教导之恩。”
  见状,江程云却是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这四年来,他们师徒两人相处久了,早已经是如父如子,加上两人都是务实内敛之人,因而从来都是不在意这些虚礼的。
  顾云浩突然这么正式的一拜,江程云亦是没有想到的。
  不过他极快地回过神来,随即满怀安慰地一笑。
  他心里晓得,这个弟子的性子与他可谓是一脉相承,且是个极为重情义之人,当下也不阻拦,便端坐直了身子,受了顾云浩的叩拜之礼。
  一时礼毕,两人又恢复到往常一般。
  因是自己的老师,顾云浩便也不扭捏,笑着道:“老师,学生这次侥幸得中,还算是没丢您老人家的脸面吧?”
  “尚可。”
  都考了解元,江程云即便再绷得住,也是一脸的喜色。
  这也难怪。
  自己的唯一的弟子一朝高中,还是本省的解元,这本就是令人欢喜之事。
  再加上这个中了解元的弟子,还是自己的辖域之内的士子,这就更是喜上加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