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见状,顾云浩更是无奈了。
  妻子越来越活泼,现在甚至还这样逗他,偏生自己不仅拿她没办法,居然还有些喜欢……
  能有什么办法,自己娶得媳妇,含着泪也要疼惜下去。
  巴九那混小子也是越来越不靠谱,今儿坑的自己最惨,但相处多年,早已视为弟弟来看……
  能有什么办法,自己买来的书童,哭着也得继续当成家人来待啊。
  不过,顾云浩此刻也是心怀感恩的。
  这一世,正是因为身边有了这么多亲人,才带给他这般多的温暖。
  久久在外的游子,突然回到家乡,自然是觉得安逸非常。
  这天夜里,顾云浩睡得很是香甜。
  待到次日,他亦是难得的睡过了头。
  待起身之时,赵妍早已去了上房。
  因着顾明良跟李氏渐渐年老,家里自去年便买了个粗使的婆子在家伺候。
  回家之后,顾远舟跟顾澜两个粉嫩嫩的小娃娃自然是备受欢迎,家里众人都是抢着要抱上一抱。
  这样一来,碧翠倒是没什么事做,便去了厨房跟那新买的婆子一起张罗一家人的饭食。
  “小浩,咱们这次再办个流水席,热闹上个几天。”
  顾明良原本在院子里锻炼身体,见着小孙子顾云浩出来,当下便拉着他商议道:“状元郎啊,还是要好生办一办的。”
  爷爷还是这般热衷于办酒宴……
  想到这里,顾云浩不由弯嘴一笑。
  “爷爷,还是不要了吧。”
  虽然理解他爷爷的心情,但顾云浩还是劝道:“现下我虽然还未授官,但因着这次恩科,不少人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我的身上,此时此刻,我们还是需得低调一些的好。”
  说到这里,他还是顿了顿。
  虽然朝中情况复杂,但他并不想多跟家人谈及这些,免得亲人担心,故而只推说是一路劳累,且离家许久,过不了几天又要上京,不想办什么流水席,耽误了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顾明良亦是思念孙子的紧,当下虽然觉得不能办酒宴有些遗憾,但想了想,也是觉得还是让孙子舒心更重要,便也点头赞同了顾云浩的意见。
  第127章 第127章:家常
  虽然决定不大办宴席, 但顾云浩考中状元这样大的喜事, 还是得要在小范围内聚一聚的。
  因而, 顾明良提议说家里就请一下族人跟邻居们吃一顿酒席,并不大费周折,也算是感谢大家对顾云浩的关心。
  想了想,顾云浩也同意他爷爷的说法。
  毕竟村里还有那么多的邻居和族人,大家都在为这件事情高兴, 现在自己回来了, 也是该感谢一下族人们。
  只是顾云浩再三告知家人,仅仅是族人邻居们一聚,不要过于招摇。
  毕竟现在新帝即位, 他又是新帝钦点的状元,还是得了个‘三元及第’的名头, 这样已经是风光无限了, 实在没必要再张扬。
  众人见他如此说,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小浩,前些日子衙门来报喜, 送来了一块‘状元及第’的匾额,外加修建状元牌坊的银子, 现在一直在家里供着呢,如今你回来了,便由你做主怎么安置吧。”
  这里顾明良又想起一事, 便说道。
  按着本朝的往例, 但凡中了进士, 朝廷便会吩咐各地按着统一的规制制作进士牌匾,另外专有百两银钱用以修建进士牌坊。
  与举人的木头牌坊不同,进士牌坊乃是需要用岩石建构,故而花费也更大一些。
  自然,状元牌坊的规格更是要气派许多。
  “爷爷,我想着这事还是交给族里商议着去办吧。”
  想了想,顾云浩说道:“另外那块‘状元及第’匾额,咱们家也没处挂,就也挂在族里就是了。”
  顾明良当下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也如此说,那便就这么办啊,待会我就去找你琮爷爷,先把匾额挂好,你也能早些上香祭祖。”
  这些年来,他们顾氏一族都颇为齐心,早些年间,族里众人对他们家也很是照顾。
  在这个时代下,宗族亦是比较重要的存在。
  他如今既然要入仕为官,自然也要将宗族的事情看在眼里才可。
  “爷爷,此次回乡祭祖,朝廷特赐下三百两祭祖银子,我想着不如交由族里置办一些族田,用以支助族里的士子们读书科考之用。”
  爷孙俩商议了匾额跟牌坊的事,顾云浩便又提起朝廷赏下的祭银。
  虽然这笔钱是赏赐给顾云浩本人的,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为族人们做一点贡献。
  这倒不是说他不缺银子,而是顾云浩觉得,还是应当回馈亲族才是。
  原本几十年前顾举人为族里置办的学田,才能让顾氏一族的孩子们得以读书。
  他当年能入族学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族学免学费,这其实也是在受族里的好处。
  而今,他得中状元,自然应该要为族里人思量思量。
  虽然族里已经有了学田,孩子们能够免费上学,但顾云浩还是决定将朝廷赏下的银子拿出来,交给族里置办些族田。
  一则可以偶尔救济下贫困的族人。更重要的则是族里若是有在读书上天资不错的孩子,也可以资助一二,免得让明珠蒙尘。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下,亲族关系实在是太重要了。
  即便他顾云浩再能耐,偌大一个家族,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扛的起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只是他现在虽然考中了状元,但根基尚浅,也暂时并不能支持族里多少,但顾云浩还是决定将朝廷赐下来的祭银费用,悉数交由族里置办族田。
  “好,这些都你拿主意就是了。”
  顾明良原本就信任孙子,更何况现在孙子还是状元,自然是一切都听顾云浩的。
  爷孙两人没说一会话,便见有人上门了。
  “哎哟,我就说嘛,昨儿那个时候虽然天暗了些,但就是看着像咱们状元郎回来了,我们家那口子还说我眼花呢。”
  顾云升他娘这一大早就提了一条鱼上门,笑着说道:“五叔,这是我们家云升昨儿在河里网的一条鱼,拿来给云浩补补身子,这一路从京城回来,可是受罪了。”
  “劳烦你们惦念着,家里什么都有,可别在提东西了。”
  顾明良忙笑着推辞道。
  “不就是一条鱼嘛,也不值个什么,只是一个心意罢了。”顾云升他娘忙笑着说道:“云浩这次考上状元,可是把我们高兴坏了,都盼着他回来呢。”
  见她如此说,顾明良也不好再推,只得唤了李氏出来应酬。
  顾云浩自然含笑道谢,在得了好一通夸赞之后,便由着他奶应酬这些事情。
  这一上午,状元郎回乡的消息,跟飞似的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
  这一下倒是好了,不仅顾氏族人和邻居们,就是一些离得远点的村民,甚至隔壁村乃是整个紫云里的百姓,也都巴巴地往顾家跑,只为看一眼传说中的状元郎。
  这倒是让顾云浩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感觉像是前世观光动物园一样……
  这一日,顾家开办乡宴,以家常的酒水宴席招待顾氏族人和邻居们。
  众人自然是热闹非凡,骄傲不已。
  毕竟虽然大办宴席更有排场,但此时此刻,对于青坪村的这些百姓来说,他们还是更为感念这一场的乡宴。
  这可是状元郎家办的宴席,旁人都不请呢,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参与,这才是有面子呢。
  没想到中了状元,居然还这样将他们这些乡亲族人放在心上……
  一时间,村里众人更是推崇顾云浩。
  大家凑到一处,话题永远离不开这位新科的状元郎。
  即便是每一家人私下闲聊说话,都要将顾云浩夸上一夸。
  自然,顾云浩是不晓得这些的。
  他这些天还是挺忙的,首先在处理了家里诸事之后,在家呆了几天,便又要去一趟县城,拜谢了曾经的学师梁成业,又拉了楚毅聚了一聚。
  而后便是要准备带着赵妍去一趟洛省,见一见岳父岳母。
  毕竟赵妍这一次再跟着他进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再则,也该是让岳父岳母见一下两个外孙。
  只是因着洛省来回时间比较久,所以顾云浩跟赵妍商议了下,决定到临行前再去,去到了洛省,便可以不用再回淮安,而可以直接在那边等着跟季航和岳鸢他们汇合上京。
  细细地安排了一下行程,顾云浩发现,虽然说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其实相聚的日子并不多。
  大妞他们三姐妹,此时亦是得到了消息,都带着丈夫孩子赶了回来。
  一家人难得如此团圆,李氏跟顾明良更是满足极了。
  顾云浩更是份外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时间。
  只是因为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在上任之前的几天,都还需要到吏部报道,为着路上不赶,亦是思虑到孩子,顾云浩他们也不得不提早启程。
  在家呆了十来天的样子,便又要准备返京了。
  临行之前,卫氏将顾云浩跟赵妍叫到了一处,拿出一张银票和一袋银子。
  “这是去年跟今年家里收来的租子,一共有两百三十两,虽然不多,但你们拿着带在身上,到了京城花销大,别苦了自己跟两个孩子。”
  说罢,卫氏就要将那银子银票塞给赵妍。
  “娘,这使不得。”赵妍慌了,连忙推辞道。
  见卫氏如此坚持,顾云浩忙解释道:“娘,你们留着吧,今次我取中状元,皇上赐下了一百金,足够我们在京城的花销了。”
  本朝开国以来,每科取士之后,为了以示恩赏,皇帝都会赏赐考中三鼎甲的士子。
  有的是赐下一处宅子,有的是赏赐珠玉。
  而元化帝知晓顾云浩乃是出身寒门,便直接赐下了一百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