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这里殿内的群臣们也没有闲着,杜允文一派官员见着季铭反驳,当下也是纷纷出言拿话堵他。
  “季大人,既然你言新政清理田产之时,并未私令户部为你隐瞒,那可否告知本相,你在那越省到底有多少田产?”此时,一直沉默的副相陶明哲却是悠悠然地站了出来,抚了抚自己那花白的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
  季铭此刻心里已经有些急了。
  毕竟他与杜允文和陶明哲一共在内阁多年,最是了解这两人的手段。
  这两人如今示意杨海生这样当朝弹劾自己,说不定早就准备好了证据。
  季铭深深知晓,在朝局之上,所谓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却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但眼下朝中的形势逼人,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当下便急着为自己分辨:“不瞒副相大人,下官确实在越省有十一余万亩田地,但此乃祖产,非是贪墨所得,且越省清理田产,下官亦是没有做什么徇私之事。”
  闻言,杨海生立刻接过话去,道:“季阁老所言季家在越省有良田十一余万亩不假,不过据刑部查知,季家在越省田产共计十一万六千余亩,然户部的田产登记册却是仅有个零头,剩下十一万亩并未纳入其中。”
  说到这里,只见杨海生冷哼一声,似笑非笑地道:“季大人可别说不知道此事?”
  “杨海生!你刑部近来确实审查了不少户部官员,但若是想要无中生有栽赃与我,却是也不必用这么拙劣的手段。”
  杨海生的话明显气着季铭,只见季铭一拂衣袖,气势凌人地道:“本官入阁之时,不知道你还在哪个旮旯里窝着呢,现在却在这里给我耍你刑部尚书的威风!”
  “再则,虽然户部按册收税,但也只是按省而收,并不会细管各地税入之事,你言我私令户部隐瞒田产,那越省那边又是如何!难道又说那越省巡抚邓仕文能听令与我么!”
  说到这里,季铭不由顿了顿,瞟了站在一旁的吏部尚书邓仕建,继续道:“杨大人,有些话,却是不可乱说的。”
  本来因着梁如海之事季铭就心情不好。
  而今,却又是乍然被弹劾,他更是怒火中烧。
  方才陶明哲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总归人家乃是副相,比他要高上半级,季铭也不能不管不顾地对他说话。
  因而,便将心中的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在了杨海生身上。
  杨海生虽然也是刑部尚书,是内阁的阁老,但资历显然是比不上季铭,故而季铭说话也很是不客气,眼下甚至通过越省巡抚邓仕文,间接将吏部尚书邓仕建牵扯进来。
  要知道越省的巡抚邓仕文,跟吏部尚书邓仕建那可是一名同胞的亲兄弟。
  而且,原本这邓仕文跟邓仕建,还都是右相孙惟德的人,乃是右相一党的重要人物。
  只是后面不满孙惟德那般栽培门下弟子顾云浩,方才慢慢远着孙惟德,与他走近了些。
  眼下朝中风起云涌,杜允文、陶明哲两人互相勾连,再加上有勋贵世家们的支持,实在是让季铭难以招架。
  这邓仕建虽然在内阁中算不得什么有份量的人物,但好歹也是阁臣,且又掌管着吏部,季铭眼下孤立无援,自然也还是想要将邓仕建拉到自己这一方。
  “季大人莫要误会。”
  哪晓得杨海生却似料想到季铭的目的一般,只淡淡一笑,说道:“本官并未言乃是越省巡抚邓仕文动了什么手脚,毕竟邓仕文乃是一省巡抚,又岂会自降身价做这些?”
  说到这里,杨海生停顿了下,一双眼睛直指地看着季铭,声音中带着几分未尽之意,道:“难道季大人不言语,本官就不晓得,那越省提学李霖越乃是大人的得意门生么?”
  李霖越……
  此刻,季铭一派的新政官员们顿时心中更慌了。
  原来,杜允文他们却是不仅想要拿下梁如海,却是连李霖越都不准备放过!
  “住口!”
  正在众人心神恍惚之际,却听闻殿内响起一声怒喝。
  第183章 第183章:老祸害
  “这里是太和殿!你们当是菜市口么!”
  元化帝满面怒气地看着殿内众臣, 喝骂道:“一个个还是朝中重臣,却是与那市井泼妇有何区别。”
  众大臣见着元化帝发怒, 忙齐齐跪拜请罪:“微臣知罪。”
  “好好的一个早上,全被你们搅和了!”
  看着俯身拜下的群臣, 元化帝似乎怒气还未消,直接立起身来,拂袖道:“朕现在看着你们就来气,退朝!”
  言毕便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了太和殿。
  “恭送陛下。”
  这里群臣齐声说了一句, 才复又站起身来。
  众人的面色各异,心中却是一样的波涛汹涌。
  要知道朝臣们因着政见不和, 那是经常在朝堂上争论的。
  元化帝虽然年轻,但一向为人内敛, 心思深沉,之前也是从未因着朝臣们争论便发脾气散朝的, 今日却是一反常态了。
  这殿内的大臣都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员, 除开一些在清水衙门任职的, 其余大多都是有自己的依靠。
  官员们互相攀附勾连,结成党派。
  见着元化帝离开,那些孑然一身并未牵扯其中之人, 便只一面摇头叹息, 一面离开。
  而那些依附高官上司的官员们却是急着商议对策。
  此刻, 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身边更是聚集了不少人。
  “左相大人, 此事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也没给个准话啊。”
  说话的乃是刑部左侍郎, 因着好歹乃是正三品大员,在杜允文面前也算说的上来话,便直言说道。
  其余的低阶一点的官员不敢多言,但此话也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便竖着耳朵仔细听着。
  杜允文扫了众人一眼,随即却是看向了在另一侧的季铭。
  此刻季铭的身侧也聚集了好些工部跟户部的官员。
  但今□□堂之上局势骤变,甚至刑部开始在弹劾他,季铭现在也是心乱如麻,顾不得杜允文,直接向身侧的钱卓然道:“走,且先回户部再说。”
  “好。”钱卓然亦是一脸肃色地点了点头。
  看着季铭跟钱卓然两人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离开,杜允文不由眯了眯眼。
  “杜兄。”
  这时,却又听闻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杜允文转头看去,却是见着说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比他地位还要稍高一点的右相孙惟德。
  “孙相有何吩咐?”
  对着孙惟德,杜允文虽然不敢肆意张狂,但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脸色。
  毕竟在方才的朝会时,他们弹劾湘省梁如海,这孙惟德明里暗里却是在帮着梁如海说话。
  要知道眼下他们与季铭斗得厉害,之前也从未得罪过孙惟德,即便那季铭几次三番的想要将孙惟德拉下水,但他们始终还是没有为难过这位右相门下那位弟子顾云浩。
  否则,不论是因着殿试的那篇文章,还是后面的新政细则,那顾云浩都是留不得的!
  看着孙惟德的面子,他才没有与那顾云浩一般见识,结果现在倒好,这孙惟德却是又帮着季铭去保梁如海。
  一想到方才之事,杜允文便一肚子的火。
  孙惟德自然也是猜到了杜允文心中不悦,但他却并不是很在意。
  即便他杜允文气闷难当,但眼下也不会冒然跟自己过不去。
  要知道即便是他杜允文现在勾连了陶明哲,在朝中算得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也决计不愿此刻便跟孙惟德撕破脸。
  既然晓得杜允文眼下还有些顾忌自己,那么孙惟德自然不会跟他客气。
  就算是惹着他杜允文生气了,那又有什么关系,杜允文好歹是左相,在官场这么多年,是断然不会因着一时意气而破坏大局的。
  因此,在孙惟德看来,只要自己达到目的便好,杜允文生气不生气、愤闷不愤闷,丝毫不重要,反正生气伤的又是人家左相自己的身体,他又何必操心。
  此刻,见着杜允文那一脸的不耐之色,孙惟德更是面色温和了几分,笑道:“杜兄,方才杨大人所奏季大人一事,在下却是有一些疑惑。”
  这话一说,杜允文不由目色一闪,心中的怒意更是添了两分。
  孙惟德这个老祸害,还真是个搅屎棍!
  刚刚才在这殿上保梁如海,难道现在又想插手弹劾季铭之事?
  想到这里,杜允文瞬间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右相什么时候又跟季铭有交情了?”
  看着孙惟德那一脸的笑意,杜允文只觉得异常碍眼,怎么看怎么膈应。
  这个老不死的狐狸!
  杜允文心中暗暗骂道。
  显然,他已经忘了,他其实还要比孙惟德年长上两岁。
  孙惟德丝毫不在意杜允文那一脸的不耐和语气中的尖刻之意,反而是在同多年好友聊家常一般的笑了起来,说道:“杜兄哪里的话,若是论交情,咱们两人当年一同高中进士,而后又同在翰林院为庶吉士,后面虽然分派到地方为政,但回京之后也时常有些来往。”
  “就是入阁,咱们也是前后脚,这般交情哪里是那季铭比的上的。”
  孙惟德含笑抚了抚自己花白的胡须:“杜兄,这些年来,我在内阁亦是没有与你为难,便是念着这一份交情的缘故。”
  听了这话,杜允文差点没骂出声来。
  这个孙惟德!
  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令人厌烦的,现在越老越是讨厌了!
  当初他与孙惟德一同高中,本来同科之间不少官员都相处的不错,寻常也都是互相关照。
  但自从入朝之后,杜允文便发现这孙惟德看似一个温和君子的模样,但实际最是有心机城府,不仅为人虚伪,更是经常笑眯眯地坑人。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个为左相,一个为右相,虽然因着孙惟德颇擅权术,很少明面上与他相争,但私底下两人也是经常互相使绊子。
  杜允文是一个典型的强硬派,而孙惟德却是擅于怀柔。
  即便是两人同在内阁,又都成为朝中权相,但孙惟德却又在名位上稍稍压了杜允文一头。
  因此,这些年来,杜允文其实明里暗里没在孙惟德手上吃亏。
  眼下,杜允文看着孙惟德这个老不要脸的居然来跟他论交情,心里更是憋屈的紧,但也只得稳住情绪,忍住没当场骂出声来,说道:“孙相有何事不如直言吧。”
  杜允文的语气不太好,面色也自然跟温和挨不上边。
  “我说允文兄啊。”
  孙惟德却似没有发现一般,甚至直接从‘杜兄’变成了‘允文兄’,脸上的笑意也一丝未减,说道:“你可别忘了,这些年我可是没有坑害你吧,你也是别乱打我门下人的主意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