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百年之破局大计(一)

  山色空蒙雨亦奇,用这句话来形容此时的天气,最合适不过了。
  归程匆忙,无法再城外多做停留,辞别张司令,李若愚便连夜赶回了帝都。
  皇城下,
  李爵爷领着公输墨等人,回头看了眼坐镇四方的军寨,恍惚间,似看到了张司令在黑夜下凝视他的眼,二人隔空对望,宛若雷电交织。
  他嘴角挂着冷笑,
  道:“大势所趋之下,一切宵小终将被洪流碾成粉末,我敬他是条汉子,若一直执迷不悟,想要扼守本爵改革之大计,
  那么,不论他是谁,不论地位有多高,不论他背后站着谁,本爵,都将亲手撕了他们。”
  公输墨神色震荡,这老硬币虽然谈不上是李若愚肚里的蛔虫,可却很明白自家爵爷的大志愿。
  他相信有那一天,所有的付出都将迎来最好的回报。
  愚昧的神学之人啊,你们,就等着颤抖吧。
  ……
  皇城,王宫,御书房。
  女帝靠在王座上,眯着眼睛,梳理着刚才李若愚的报告,不曾言语。
  郑老开口:“自古以来,古蒙就是我晨曦版图之一,今儿个收回来,也算理所当然,只不过你小子顺带将南国给剿了个天翻地覆,委实让我有点惊讶。”
  李若愚嘿嘿一笑,道:“古蒙都收了,怎能独留南国?”
  本身这次去南国,打得就是为了师出有名,找个理由回头来清算这批宵小而已。
  “海参崴那边,已经调遣官员过去了,在整合那边民生吏治上问题不大,只是在防御上,恐怕还需要暗月城的武装力量支持,
  你知道的,没有坦克和大炮,以及新式武器的支撑,是无法扼守住白鹰帝国的魔化战士的。”
  “老爷子放心。”李若愚目光炯炯:“这段时日肯定是安全的,长城之下,一举歼灭了罗刹十分之一的主力。
  伤了元气想要反扑谈何容易,况且,就算他们想,那也得先平定车臣郡才有可能。”
  车臣郡是罗刹的重要粮仓,真失去这个有着南江南之称的地方,别说反扑,能否保住罗刹不降国格都是个问题。
  而在对于被罗刹统治了几十年的海参崴上,目前的情况,便是帝都的辐射力已经被削弱,加上交通闭塞,通信限制,想要马上稳定下来,估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点上,李若愚已经做了安排,暗月晨报已经在帝都开设了分部,会将媒体刊登的各类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海参崴,以此来影响那边的思想,
  女帝睁开眼睛,问道:“接下来,你可曾有打算?”
  提到这,李若愚精神为之一振:“臣的确有所谏言。”
  “但说无妨。”
  “几次大战下来,臣,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点,也是困扰咱晨曦未来发展的命门所在。”
  郑老呼吸一滞,目光却忽然变得黯然。
  女帝敲击案桌的手,也停了下来。
  一个是帝国主宰,一个是晨曦柱国,这两个站在帝国权利最高处的人,共同将希望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虽说几次大战下来,我们取得了胜利,可实际上危机并未解除,这份危机不仅来自帝国之外,还有帝国之内。
  而这,被我称之为枷锁,神明体系下的枷锁。”
  此话一落,女帝和郑道的瞳孔同时一缩。
  前者经历过天灾,见过大风大浪,什么问题能让他们显露这般模样?更别说后者这位文韬武略的女帝了。
  “如果不打破这个体系,晨曦的改革不会长久,只会昙花一现。
  甚至,
  当科学力量示弱后,还有可能遭到神学的反弹,届时,帝国必然出现分裂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要收回雪域高原的凛冬城和古蒙以及拿下南国控制权的原因。”
  凛冬城和古蒙,是女帝暗中允许的,否则,晨曦入侵永久中立的古蒙,只怕早就在国内引起舆论抨击了。
  总有些迂腐之辈会发出不合适的声音,而这却又恰好代表了被神学浸染几十年的民众思想。
  女帝并未反驳他的话,只是深深问道:“可有解决之法?”
  对于这个问题,郑道非常清楚,这也是他为什么迟迟不回暗月城,要在帝都主持大局的原因。
  他清楚晨曦帝国的最大问题所在,稍有不慎,就会走向毁灭。
  罗马为什么要强行占有雪域高原?神明为什么要分裂古蒙?为什么要让罗刹的部队进驻海参崴?
  如果开启上帝视角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种行为,分明就是神明控制的三大帝国为了压制晨曦而套上的锁链。
  眼下,锁链被砸碎了,几次大战下来,该收回的也都收回了,一片欣欣向荣,但本质上却是虚的。
  这问题李若愚曾经思考了很久,每次大战,天空都会出现卫星来探测数据,他一直以为会有神明组织更强大的力量来镇压,结果持续到长城之战后,都没有出现。
  后来才惊醒,自己沾沾自喜的胜利,在神明看来,只不过是打碎了第一个锁链而已。
  要知道,当前世界神学才是主流,绝大部分民众的思想还是蒙昧的,天灾后成长的人,根深蒂固的信任神学,短短两年的改革,哪能轻易动摇他们的想法。
  高层说改革,下层说好。
  他们只是在被动执行,并没有主观的去接受,而这就犹如弹簧那般,压缩得久了,迟早会反弹。
  而这反弹,对晨曦来说是就致命的,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直至晨曦崩溃,这便是为什么到现在作为人间神明代言人的教皇,还没有亲自出面的原因。
  一个国家,岂能和世界作对?
  李若愚道:“我将这计划命名为百年之破局大计,只是想要执行下来的话,还需要陛下您的支持。”
  “说。”
  “破局的关键,要从多个维度去落实方可,首先,工业化的根本国策不能动摇。”
  工业化是主体,全面工业化才能提高农业产量,只有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反哺工业化的进程,而这却又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因此又会牵扯到思想教育的普及上,思想的端正,才能在学习上获得进步。
  “北疆长城战,臣用迂回战术,断了罗刹的补给,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一举歼灭罗刹白鹰联军的主力,但后来发现,实际上咱们也有这个问题。
  西线自凛冬城起,往北至长城结束,所过之处的见闻,高层锦衣玉食,普通民众却食不果腹,之所以还没揭竿而起,纯粹是因强烈镇压罢了,然而问题得不到解决,迟早也会爆发的。”
  女帝闻言,呼吸重了几分,高层锦衣,底层却食不果腹,无疑击中了她最看重的命门。
  改革为什么迟迟无法在全国推广开来,是真的没有执行力吗?实际上,还是因高层在政令上的阴奉阳违。
  固有体系的利益根深蒂固,一旦改革,便会摧毁他们所拥有的的所有权利。
  柳长风在暗月城的自灭家族,只是晨曦帝国的缩影,想要铲除这个毒瘤,还得来一次全国性的马踏权贵方可。
  想到这,她的目光,顿时变得深沉起来。
  李若愚继续道:“就拿改革来说,暗月城是晨曦国内科学占据上风的成效,但两年了,也就在暗月城,江南,金陵等城有所发展,支持科学发展的工业化依旧为零,就拿科学家来说,只有我暗月城独树一帜,哪怕有了蛇岛科学家的加入,也就那么几百人。
  几百人想要推动全国性的改变,仅仅是难吗?”
  人才是国之柱梁,可晨曦目前是,百分之九十都信任神明,而且普遍教育率低下,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便是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郑老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若晨曦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听命于神学下,或许会长久的存在下去,犹如西方三大帝国那般,只要满足高层利益就好。
  管你底下民众是否水深火热,要知道,神明告诉你的是今生的苦,是来世的福。
  现如今晨曦走上了科学发展观,相当于独立于世界之外,才发现开局便是炼狱级,有多么残酷。
  一个体系与另一个体系的碰撞,深层次上,还是文明上的冲突,是晨曦帝国不甘于天灾前的文明被终止,不甘于受这群伪神的控制,不甘于一生都当个奴隶。
  其他帝国的高层真的不知晓吗?
  答案是都否定的,但即使知晓了他们也不敢反抗,历来就坚信神明的西方,天灾前,便是如此。
  不论曾经的文明有多么辉煌,最后也是神明至高无上。
  若把国家看做是一个拥有生命体的人,那么,四大帝国,就是奴隶中的头头。
  所以,
  当晨曦开始改革的时候,
  神学和科学的交锋,也就开始了。
  “所以臣以为,这破局的关键,就是全面工业化,因此,首先就要摧毁固有的利益体系,并加大思想教育上的投入,让民众从蒙昧之中觉醒,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方可。”
  底层建筑决定上限度。
  基础牢靠了,何惧神明的狂风暴雨?
  除非你再来一次天灾降临。
  “思想觉醒了,才能涌现人才,才能全面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才能让人们吃得饱饭,有多余的精力,来为帝国的科学之路,添砖加瓦。
  所以,臣斗胆建议,在这破局之上,希望取得陛下的权利支持,来一场全国性的马踏权贵,一切阻碍之力量,当杀无赦!”
  话语一落,整个御书房,刹那被浓浓杀气覆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