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风起

  公输墨都安不下去了,突然觉得,这林关西,有点傻的可爱,在李若愚目光授意下,他收起手里的橘子,就这衣袖擦了擦,跨步走下台。
  望着跪在地上还没反应过来的林关西,笑道:“怎么的,林大总兵,是想等着我来扶你起来吗?”
  还在愣神的林关西,长舒一口气,反应过来,练练摇头,目光略过公输墨,后者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这里,李伯爷最大。
  他恭敬的磕了个头,道:“末将领命,谢伯爷不杀之恩。”
  那么,这场本该在动乱结束后,而该刮起来的血腥算账之风,终于算平息了吧,他想,惊天动地的起,在风轻云淡的落,可能是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令他产生了不真实感,觉得烟钱发生的一切都是假的。
  之所以那么说,又不是毫无依据的。
  试问,哪个国家在动乱后,不采取血腥镇压政策的?这也亏得是遇到了李伯爷。
  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人的手里,比如,倘若是兵部尚书来处理,或者是朝廷派过来的封疆大吏,那么,及时他能侥幸逃脱一死,但绝对会被硬生生剥下一层皮来,谁晓得那层皮会有多厚,多痛?
  眼下,这股风,停了。
  在李若愚无关紧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下,宣告了结束,三年守孝,不算什么,其实就三年不吃肉而已。
  三年无俸禄,他林关西当沿海十二城的大总兵,积蓄起止这一点?倒是守墓这点,及时李若愚不说,他应该也会时常去那片墓地进场喝酒配袍泽们喝酒解闷的吧。
  仔细清查起来,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绝大部分全部死在了这场动乱中,当然,不是李若愚的刀下,而是林关东的刀下,唯一活下来的是林天佑,还有就是运气比较好的上官琪了。
  想到上官琪,他目光一寒。
  这人的表现,这几天他略有耳闻。
  “林天佑听令。”
  正在失神见,李伯爷再次开口。
  后方,林天佑本来还在跪着,等着李若愚的宣判,他以为处罚完了自家大总兵,接下来,就是他们各级军事干部了。
  果然,这一刻,来了。
  他吸了口气,仰起头,道:“末将林天佑,听后伯爷吩咐。”
  “本次动乱,你没有头像,在敌人威逼利诱中,脱掉了军队中的衣服,混入江湖,按理说,脱掉军服,就是逃兵,但,你并没有就此隐于江湖,而是在动乱之底组建江湖门派,暗中和林关东抗衡,此事,为功。
  莞东城一战,你功不可没,本次,本伯代表朝廷,特封你为沿海十二城大总兵一职,你,可愿意?”
  哗……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震撼了。
  有的人满脸羡慕的看着他,有的人,则是流露出了悔恨和痛苦,还有的人,是害怕,但更多的,还是诚挚的祝福。
  这些目光,一一落在李若愚眼中,让他更加肯定了心头的猜测,自己,没有看错人。
  林天佑,可能天赋不怎么样,但为人光明磊落,义薄云天,这种人,拿来当兄弟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他不是庸才,动乱就可以看出来,毕竟他还组建了黑龙会,还和地方各大势力打成了一片。
  这样的人,在今后来稳定局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儿个,大家都晓得是一场功劳宴,哪怕林关西事先就说了是让李伯爷来检阅军队的,但各大总兵,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哪里不晓得其中的厉害。
  结束动乱之后的第一晚,好多人凭空消失了,他们不是被抓了就是被杀了,当然,在死去那么多人的面前,这些突然消失的人,也就无关紧要了,只要大总兵,和二十六镇的总兵还在,那么,就不会出现什么波澜。
  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
  所以,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引子。
  不论是林关西手刃自己的亲兄弟,还是被降职处理,都是为了帮助林天佑上位大总兵而做的铺垫。
  这是李伯爷的手段,让人心服口服,无可挑剔。
  所以,当命令说出口以后,公输墨都是一愣一愣的,感到惊喜,暗想这件事儿还能这么玩。
  看来,自己在兵法上看的什么权衡之术,都是下三流,上不得台面啊,像这种,踩一个,扶持一个,才是真正的本事。
  面对着这么一件事,李若愚,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手段。
  当然,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若真的往深处去追究,就能感受到这里面的渊源是有多深了。
  乃至于,很有可能,这背后还有某些大人物的背影存在。
  李若愚点到即止,不想继续追究,否则,这场动乱之风,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熄灭,或许,会直接以雷霆之势刮到皇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一大部分人出现。
  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没有时间让他一直来镇压叛乱了,有时候,只要适当的表明自己的态度,露出牙齿,就可以了。
  想来,暗中布局的皇都大人物,也是明白的。
  他李若愚,已经彻底崛起了,别看现在只是个伯爷,但人坐镇西边暗月城,掌控正规军十万人,科技发达,装备先进,火力强大,而且他本人还自带光环,战无不胜,这些履历摆在前面,已经让他彻头彻尾的成了一方藩镇之王。
  别看他只有十万的正规军,但真实掌控的军队,何止这一点?他柳长风西线而出,连破图芒王国如入无人之地,是不是那十万正规军?既然如此,那李若愚前来镇压十二城的军队,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白了,他的力量,已经可以上台面了,可以和那些真正的大佬,一起下下棋了,说不得,惹毛了,也有掀桌子的能量了。
  四大神兽军团的战斗力,是比不过暗月军的,唯有麒麟军团,可以与之一试锋芒,但大都是输多胜少。
  公输墨想到深处,不由越加佩服起来,对李伯爷的手段,感到哑然,对方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暗中告诉朝廷的人,这边的大总兵,本伯,手下留情了。
  当然,擅自动乱,理当受罚,否则,何以平怨?
  因此,他越权为林天佑圣职为大总兵,你这暗中的人,不能暗中使坏,而且还要必须帮助人家提拔上来。
  懂?
  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揣着糊涂装明白,打开天窗说亮话才是最好的。
  林天佑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没有半点晋升的喜悦,他的官职,其实还没到总兵的程度,现在直接连升两级,成为沿海十二城的大总兵,让他,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但大抵是喜悦少,而忧虑多,
  他的目光,无法看到全国,也看不到这暗中的博弈,但落在沿海十二城是绰绰有余的,但,正是因为这点,他才忧虑。
  正在这时,林关西的目光落了过来。
  林天佑看在眼里,浑身一震,对方平和,纯澈,不带半点生气的神色,宛若一把重锤,敲在他的心里。
  是了,
  当兵的,不就为了个升职么?
  人茶楼里的说书先生都在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兵,哪有人甘愿一辈子当小兵的?
  谁不想掌握千军万马,在战场上肆意纵横?
  虽说会有责任,可这,不就是此生军旅的意义所在吗?
  他浑噩的脑海化作清明,整个人的气质,也在骤然间变化开来,如果说他刚才还是个乞丐,只是穿上了新装,有点沐猴而冠的话,那么现在,便是里外如一,哪怕穿着乞丐衣服,也无法掩盖他属于大将军那股反而。
  豪情万丈。
  他磕了个头,大声道:“末将领命。”
  李若愚满意的点了点头,本来他都还在迟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看错人了,毕竟,刚才那副怂包样,着实让他心头有点紧张,生怕自己看错人,选中了个扶不起的阿斗。
  还在,对方反应的及时,蜕变,也很快。
  那就好办了。
  接下来,就不用再来管理这些了,后续,可以交给公输墨这老硬币了。
  就这样,他打道回府了。
  回的是哪?
  当然是帝都了。
  那么大的阵仗,不回去复命的话,没准还真要落了别人的口实,他有资格上台面,不代表现在就要掀桌子另起炉灶,咱们在规则内,先好好玩玩,等我的科技文明程度,再上一个层次,到时候,这些只晓得在暗中耍手段的人,必将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翌日上午,
  沿海十二城的调令,彻底落实下来,各地不安分的源头,都在随着大橘定下来后,开始步入正轨。
  当然了,李若愚还没有着急着走,而是依旧在这里坐镇着,当然,他的存在,不妨碍这里的地方管理。
  他的目的,就差一个了。
  丰田秀吉。
  也是时候再去敲打一下他了。
  晨曦帝国到倭国虽然隔着一片海,可距离不算远的,这两天一夜,送情报的人,应该是到了吧?
  那么在等一周,看有没有信息传来。
  丰田秀吉是拍着胸脯保证过的,说康德幕府会给出个交代,但李若愚,分明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点焦虑。
  莫非,事情还有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