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来临时 第13节

  “我明天要回雾城办理一些手续,你先把买的东西收了,要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知道了吗?”
  沈知意无奈的回答,“我知道的,哥,你不要把我当小孩子了。”
  后天就是七月一号了,沈知意必须得在明天之内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搬走,否则她可知道,她那房东的媳妇儿得拿这个大做文章。
  回家之后,沈知意把她自己买的小桌子小椅子衣服鞋子和一个小冰箱放到了空间里,清理干净之后才在地上给她哥打了个地铺。
  “我明天和你一起去把你押金要回来再走。”
  沈知意想着房东媳妇儿那性格,点了点头,“好。”她哥跟她一起能省好多事。
  一夜无梦
  早上起床之后,沈知意先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打包了好几个真空袋,全塞进了空间里,门口垃圾都整理出来五包。
  她去楼上敲了敲房东的门,开门的是房东本人。
  他下来大致检查了一下,原家具都好好的,他也就没多为难沈知意,把钱转给了她之后就把钥匙收回了。
  沈知意和沈知阳同时出门,沈知阳载着沈知意去了一个仓库,收了一个仓库的货。
  “哥,这全是你买的?这么多?”
  沈知阳即使知道他妹妹有个空间,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东西一眨眼就不见了,还是有些惊奇,回答道,“一部分是牧野的。”
  沈知意:???
  沈知阳看着他妹妹疑惑的眼神,说道,“以后有机会再给你解释。”
  收完东西之后,她哥就把车还了回去。两人在车站,买了不同地方的车票,同时进站,两辆高铁像是两条地上的长龙,一南一北的同时启动。
  北城离她家云县剧里不近,但是近些年她们省也修好了高铁,回家的路倒是快了很多。
  她老家永安村倒还是那么安静祥和,连空气里都透着草木的清香,绿色是这里最普遍的颜色,入目皆是放松耳目的翠色。
  对于他们永安村,空气好、景色美的另外一层含义大概就是“穷”了。
  这里没被开发过,所以环境才会几十年如一日,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地里的玉米庄稼换成了土豆,不过这也没什么要紧。
  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认识,谁和谁关系不好、谁和谁结了亲、几乎每个村民都清楚,所有村民多少都能扯上些关系。
  沈知意上次回家还是过年的时候,现在毕业了,从城里踏上回家的路,心里多少还是很激动。
  还没走到村口,就碰到骑着摩托车回家的沈德昭。
  因为对方戴着头盔,沈知意没发现对方,还是对方叫沈知意的名字才认出来。
  “团团,你回来了?”
  沈德昭停下车,接着笑着看向沈知意,“真巧,刚好早上三奶奶还说你呢,你就回来了。上来,我带你回家。”
  沈知意也开心,本来还有几里的公路,现在不用自己走了,不客气的坐上了他摩托车的后座,“谢谢德昭哥。”
  第16章
  沈家在永安村也算得上是个大家族了,沈家老太爷沈田当年生了六个孩子,只活了四个。
  沈知意爷爷就是沈家老太爷的三儿子,也只有他最不争气,当年在村里好吃懒做是出了名的,连奶奶都是他太爷爷给他买来的。
  这个沈得昭就是她大爷爷的老二生的儿子,算起来也是她哥,只不过她爸爸和爷爷死后,几个爷爷叔叔和她们家就没那么亲近。
  还记得她小时候村里修公路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出一百五十块钱,她们家那时候穷的揭不开锅了,一百五十块能让她们家用三个月,大头全拿去给她哥和她交了学费,家里哪里还有钱,奶奶差点被逼的卖家里的年猪。
  最后还是沈德昭他爸爸沈松洪,也就是沈知意她二叔,看不下了,帮他们交了,才保住了家里的猪。
  后来她们家缓过来了,要还他们钱,二叔也死活没要,从那之后,他们家和二叔家关系倒是变得亲近了很多。
  沈德昭从小成绩就不好,但是爱跟着沈知阳一块玩,沈知阳有空就给他补一补课,他和沈知阳同年,在高三的时候,沈知阳生拉硬拽的把原本大专都考不上的沈德昭教上了一个三本。
  沈知意她二妈高兴疯了,为了感谢沈知阳,当时就买了一头猪来家里送给奶奶,奶奶推辞不过,还是收了,这事当时被村里人传的隔壁镇都知道了,专门有人跑来要请沈知阳给自家儿子补习。
  高考之后的沈知阳被这些人骚扰的烦躁不已,最后暑假都不在家里过,直接提前去了学校找兼职挣钱。
  现在沈德昭读书读完之后,考了个教师资格证,在镇上教小学。
  还没到家门口,沈德昭的声音就传到了他家和沈知意家里。
  “三奶,团团回来了!”
  沈知意看到从二妈家里出来的奶奶,精神抖擞,脚步稳健,让她放心了不少。
  接着她从沈德昭的摩托车上下来了,扬起笑脸,“奶奶,二妈,我回来了。”
  姜芳是个热情的大嗓门,开口就能让家里的人都听到,“团团回来啦,咋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来来来,二妈家正好在煮饺子,今天晚上你家也别开锅火了,直接在二妈家吃。”
  沈奶奶眼神一亮,也赶紧走过来准备接过沈知意背上的背包。
  沈知意的包是空的,她东西全放到了空间里,也不怕奶奶拿不动,直接让她拿着了。
  祖孙两人慢慢走在回家的石子路上,旁边的二妈还在招呼着沈知意。
  “把东西放下了过会儿要过来啊,我可把全部的饺子都下锅了。”
  沈知意享受着村里亲人的热情,笑着回头,“知道了二妈,我还不想动手做饭呢。”
  奶奶粗糙的手牵着她的手,“咋就回来了?也不给我打个电话,在电话里说吃的好,怎么就瘦了这么多了?让你别寄东西回来了,留着自己吃,你也不听……”
  沈知意扶着小老太太撒娇,“哪有很瘦,奶奶摸摸我的手,是不是肉乎乎的?我明明每天都吃三大碗饭的。”
  奶奶笑了,“吃的多才好,过会儿去你二妈家也吃三碗。”
  沈知意赶紧求饶,“奶奶,二妈家可是用那么大的碗吃的,我可吃不下三碗,那得撑死我。”
  农村吃饭用的碗和城里的小碗不一样,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十几二十年前专门烧出来的大碗。
  村里人基本上都是干的体力活,干的多,吃的也多,小碗一口就吃没了,费事,所以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用的大碗,一碗可以抵得上小碗的三四碗。
  奶奶加重力道拍了拍她的手,但是也不疼,“让你说大话。”
  沈知意讨饶的笑笑,“奶奶,我给你买了新衣服,过会儿我们回去就试试。”
  “就知道乱花钱。”
  虽然嘴上训斥着自家孙女,但是沈奶奶的嘴角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沈知意背着奶奶,悄悄从空间里拿出两包包装好的板鸭和鸭舌,“奶奶,这个是我给二妈买的北城特产。”
  奶□□都没抬,“你二妈在家辛苦了,还经常来照看我,你给她买点特产也是应该的,带上吧。”
  收到特产的姜芳果然很高兴,“多少钱?这东西贵吧。看着这包装就不便宜,我去给你拿钱去。”
  沈知意拉着对方,“二妈,说什么钱不钱的,这是我小辈的一番心意,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炒菜,随您喜欢。”
  “团团果然有孝心,哪像我家臭小子,一天到晚尽惹我生气。”姜芳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出来了。
  晚上回家之后,天就黑了。
  天上的星子也明明灭灭的,看起来像调皮的小孩。
  村里的人大都睡得早,天黑之后,外面只有蝉鸣蛙叫的声音,时不时还有知了的叫声,人声是没有的。
  这是沈知意睡得最踏实的一觉,连她平时的生物钟都没效了,直接一觉睡到了早上九点多,太阳都出来了,早晨草间的露水都已经被蒸发殆尽。
  她出了家门,沈奶奶就坐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面,腿上有个大簸箕,里面摊着没剥壳的花生,沈奶奶正在给花生剥壳。
  看到刚起床的沈知意,沈奶奶笑着说道,“起来啦?早饭给你放在锅里温着的,是你二妈端来的昨晚没煮完的饺子,灶台上还有酱油、辣椒面和醋,你要就加点。”
  因为昨晚吃饭吃的早,她还真有点饿了。
  吃完早饭,在村里的鸡鸭鸣叫声里,沈知意逛起了村子。
  她倒不是闲着没事干出来看风景的,她哥昨天给了她一个任务,让她看看哪里的地势比较好,找一个平坦又安全的地方建地基,准备盖房子了。
  村子不小,但是适合盖房子的地方倒是真不多,大多都是农田旱地,上面还规定了耕地不能用来盖房。其他适合的地方大多都是其他已经盖好了的房子,这地方还真不好选。
  一出门就遇到了一个老冤家。
  “知意回来了?”
  说话这人叫张桂芬,是沈知意的三妈,和她二妈是正经的妯娌。
  说起来,沈知意这三妈表面上看起来正正经经一个人,其实背地里就喜欢说三道四,沈知意小时候很喜欢来找张桂芬小女儿沈露玩。但是有一次她在门口听到了张桂芬对着沈露说道,“怎么天天都和那个没妈的野孩子玩?家里的东西不见了算谁的,我可听说了,前两天那个沈知意去隔壁柱子家去了一次,她们家就不见五角钱。”
  村里人都不富裕,那时候的五角钱是孩子两天的零花钱。
  沈知意从来不知道她的这个三妈在人后是这么看她的,她想和她三妈解释,那不是她拿的,是柱子自己把家里的钱偷了,到学校买了辣条吃,但是她三妈说她是没妈的野孩子,这深深刺痛了她的自尊心。
  虽然那时候的她人小,但是也记事了,自此以后,她从来没踏入过对方家一次,再也没有主动和对方一家人说过话。
  这次对方主动和她搭话,她也只是笑了笑,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张桂芬看人走了之后就啐了一口,“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读书读傻了,什么态度。”
  沈知意可不在乎这种人怎么看自己,她现在只想在村里逛一逛,转换一下心情,顺便找一个好地方建房子。
  “这不是沈家姑娘吗?回来了?学校放暑假了是吧?”
  这次在地里拔草的是村里的老人冉万祥,他家里的孩子都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留了他和他媳妇儿两个老人,老两口身体很好,现在六十多了,还种着地,每年给家里一仓库一仓库的囤粮食。
  沈知意笑着回话,“是啊,大爷爷,吃早饭了吗?”
  “吃了吃了。”
  沈知意其实和对方没什么亲戚关系,但是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她奶奶让她按着辈分这么叫,她也就这么叫了。
  沈知意到他旁边树下的石头上坐下了,和冉万祥聊起了天。
  “大爷爷,你知道村里哪里适合建房子吗?”沈知意直接问道。
  冉万祥了然,“想要重新建个新房?”
  沈知意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地里的草被拔的差不多了,他也在沈知意旁边的石块上坐了下来,“怎么不在镇上买个房子?隔壁柱子好像在镇上买房了,也才十几万。”
  他们村近来的年轻人,没人在老家建房了,全都选择了去镇上,甚至是市里买房子,买了房子之后,一年到头也不回来一次,好像已经忘了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地方了。
  沈知意没解释她看到的末世那些事,只是说道,“村里挺好的,风景好,自己建房住着也宽敞,奶奶住着也方便。”
  “像你这样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想去城里,像我那儿子孙子的,都觉得城里好,接我去住了一个月,住不惯啊,屁大点的地方,我转个身都转不过来。”
  冉万祥现在想想那楼房住着憋屈,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