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时间血肉与牙齿齐飞,场面相当精彩。
  哈哈哈哈哈痛快,这黎王不行啊,被嘉王压着打。
  楚娘子真是促狭,她显然没把黎王这个丈夫放在眼里,不过都是黎王活该。
  后面两人打的气性上头,俱是伤势惨重。嘉王鼻青脸肿,扶着腰站不起身,黎王比他更惨,肋骨都断了两根,嘴里掉了好几颗牙,连门牙都掉了,说话漏风。
  两人被皇帝怒斥惩罚,楚慕雪也被楚父禁足。
  而楚慕青猜测外祖一家获罪定与楚父有关系,她欲彻查楚父这些年的利益关系。
  至此第三册 完。
  唉,又看完了,我还没看够呢!
  没想到我还有一天这么爱读书啊!之前便是我家大人拿棍子打我,我都看不下去。
  等等,这后面还有一页呢!
  什么什么,快让我看看。
  三人迫不及待翻页,只见后面并不是下文。而是:作者有话说。
  是作者想说的话的意思吧。
  上面大概内容是作者本人前段时间收到读者来信,看到有读者对句读的形式发出疑问,特此说明。
  首先说作者自己是不排斥句读的,讲了句读的种种益处与作用,对解读经典的意义。
  随后笔锋一转,又论述了标点符号对比句读的好处,它虽不像句读那样具有特别的含义,不能彰显文人身份,但对于奔波生计,没有时间解读文章,咬文嚼字的老百姓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
  还举例了一个实例来说明,就是那个经典的天留人不留的小故事。
  讲的是一个穷书生总是找借口到富人朋友家中做客,蹭吃蹭喝。有个下雨天,那穷书生又来了,那个富朋友想来想去,就留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本意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没想到那穷书生解读为: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硬是厚着脸皮留下来。
  句读与标点,两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希望各位读者辩证对待两者的区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取用,而不是一味摒弃。
  最后又详细说明自己在文章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看完后,有人感慨,月明大家真是忧国忧民呐,与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不一样。
  月明大家大度,被人骂了也不生气,还好声好气地说理,与我们分享这标点符号的用法。
  月明大家还挺促狭,留客不?留!哈哈哈哈乐死我了。
  我从前没注意过,现在看来这标点符号还真好用。
  .
  然而他们口中大度的月明大家,私下全然不像写的文章那般温和有礼。
  她因为那封信气的好几天,半夜里都会猛地坐起来骂上一句:不是,他有病吧?
  终于措辞了好几天,草稿打了好几回,才气势汹汹誊抄一遍,让人送到那信上的地址去。
  这人还挺脸大的,专门在信上写了自己的地址,像是期待她被骂地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专门去他府上道歉一样。
  .
  竖子无耻!!!尔敢如此!
  怒呵声骤然响起,伴随着书案被拍得砰砰作响。
  侍立在一旁的小厮,吓得噤若寒蝉,连忙低头敛目,生怕引起主人的注意。
  他刚才从看门的仆人那里拿到这封信,回来呈给主人,主人原本还挺和气,看完信就这样了。
  田夫子原先在书房看书,听到小厮说有人送上一封信给他时,还挺愉悦,以为那叫月明的小子终于知道错了,特地写信忏悔。
  高兴地叫小厮将信呈上来,打开一看却发现全然不是那般。
  那信上并不是道歉的措辞,也没言语辱骂。
  只是阴阳怪气地说他这么对主角挑刺,是不是也不喜欢他的妻子,对另外的表妹,心悦已久,是不是也想把他女儿送出去联姻。
  许乘月深谙杠的精髓,没有陷入自证的陷阱,不去说主角是因父亲丈夫伤害在先,才进行反击的。
  手握礼法宝典的老顽固才不会听这套,他们甚至会说父要子死,子就得死。
  她直接攻击挑刺的人,从对方身上找问题,使用你在教我做事、阴阳怪气、不会吧不会吧以及他急了攻击大法,力求对方直接破防。
  咳,现实中她当然不会这么做,会被人打的。
  当然,要是能讲道理她也绝不会说这些。
  田夫子怒不可遏,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他说话,便是年轻时被教书的夫子训斥,也没有如此不客气。
  到后来上了年纪,当上夫子,学生皆是俯首帖耳,万万不敢这般,便是洛阳的官员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人养尊处优惯了,就当所有人对他都是这样,没想到今天来个不给他面子的。
  火气蹭蹭上涨,气的胡子一翘一翘,掌心拍得通红。
  内心闪过无数的骂人言辞,没有一句能发泄他心中的愤怒。
  娘子,您来了。门口的婢子掀起帘子,走进一个妇人。
  打了许久哆嗦的小厮心弦一松,暗自庆幸娘子终于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