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亏他们道听途说, 每天听故事跑得比谁都积极,却一点东西都没学到, 只凑了个热闹。
  不像她,把书里的故事融会贯通,将他们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狗蛋不再嚣张任性, 唯我独尊,懂事了一些,还跟小花一起帮着家里做活。
  小花不再唯唯诺诺,总是哭丧着一张脸,变得更开朗鲜活,有孩子气了。
  这些都是因为谁呀!当然是因为她王阿婆。
  哎, 要原谅这些蠢人, 不是谁都像她一样聪明。
  他们看不到那书中的二丫在上了学之后发生了何等惊人的变化吗?
  上学前的她,连描红都不知道是什么描红这个词王阿婆原先也不知道,她是从说书先生那里听过来的, 遇到与她完全不相同的里正家的小娘子时还会因感到自卑而退缩。
  跟着先生学了知识和道理之后, 王二丫即便是对上韩家的娘子, 也能不卑不亢,对她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
  遇到王家人的逼迫时, 从容不迫地陈情说理让一众村人都听呆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读书大有用处。
  即使不考那什么劳神子科举,光是将那道理和做派学会了,也能长进一番。
  非要将小花送去上学,其中还有另一种原因,王阿婆没直说。
  她原先偏心偏得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从没亏待过小花这个孙女。
  但是那天在饭桌上看到了小花因为一个鸡腿掉眼泪,弄得她心里乱糟糟的。
  将她送去上学,算是一种补偿吧。
  于是小花惊喜地得知她能跟狗蛋一样去上学了。
  .
  读者的评论是一项直观地反映作者写作的内容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东西,不管是体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甚至有时候水文都能在读者的反应中体现出来。
  因为读者看的时候是包含期待在里面的,如果文章有没有满足他们的期待,亦或者加深他们的期待,白开水一样寡淡的剧情会让他们感到无聊。
  如果剧情达到某一阶段的高潮,文章的评论会成井喷式增长。
  所以当许乘月收到了一大箱子的来信时,内心是相当震惊的,她知道她那天写的内容很有争议,不过也不至于被这么多人骂吧。
  虽然多年的创作让她的内心变得很强大,并不会因为一些读者的评论而患得患失,但是也不会喜欢看自己被人骂,甚至于被一些读者刁钻的挑剔点创飞。
  许乘月摸上箱子的手微微颤抖,我写的情节有那么离谱吗?
  夏荷纳闷地挠挠头,没有啊,婢子看得挺开心的,那王二郎偷鸡不成蚀把米,想纳的妾还没纳呢,妻子就先要跟他合离了。
  秋露说:虽然不太合规矩,但看起来很爽快。
  至少她们两个是这么认为的。
  许乘月深吸一口气打开箱子,拿出箱子里的信来看。
  果不其然,里面的评论内容两极分化。
  从评论的内容当中很容易看得出来读者的性别。
  男性读者大多都是批评的,因二丫身为女儿不应当参与父母之间的事,更别说鼓励母亲和父亲和离这种拆散别人婚姻的行为。
  况且起因只是父亲想纳个妾,而且纳妾的理由还非常正当,想要个儿子而已,这多正常啊,有什么好闹别扭以至于到了和离的地步,弄得家宅不宁。
  女性读者的态度截然不同,她们大多很赞同二丫的做法,甚至表达自己非常羡慕秦氏,也想有个二丫这样的女儿。
  看丈夫不顺眼了,直接与丈夫和离,跟着女儿吃香喝辣,多自在呀,干什么跟一个男的纠缠,想要儿子就让他自己去要呗。
  看得许乘月目瞪口呆,不过想到唐朝有许多一生没有成婚的公主直接做了女冠,还养了许多面首的开放风气,也就不奇怪了。
  但这些信中许乘月,还有一封有点奇怪的信,不同于之前表达对小说剧情看法的,这是一封表白信,用词颇为直白,看得许乘月脸红心跳。
  这这这恐怕不太好吧,她也是个女子啊。
  .
  小花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一手捂住垂在腰侧的书袋,书袋的带子斜挂在肩上,里面装着今日夫子给她们进行考核的试卷。
  她考得不算太好,只得了个甲中,她本来野心勃勃,是想拿个甲上的。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证明阿婆的决定没有错。
  结果现在差了一等,虽然还是个甲,但小花的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她慢吞吞地走回家,徘徊在家门口,做了许久的心理准备才敢进去。
  狗蛋已经坐在了院子里的桌子前,正呲着牙傻乐,等着开饭吃。
  一见她进来,迫不及待地唤道,阿姊快坐,要吃饭了,就等你了。
  小花没理他,径直去了厨房里面,王阿婆和王刘氏正在忙活着做饭盛饭。
  小花回来啦?赶快洗手,准备吃饭。这些亲昵的关心话语,王阿婆已经能说得非常坦然。
  撇开原先的偏见,小花真的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比狗蛋不知道省心了多少倍。
  小花快要哭了,阿婆这么关心她,不顾所有人的阻拦,执意送她去上学,结果她只考了个甲中,她真是太笨了。
  她又伸出手偷偷地摸了两下眼泪,说话的声音带着哭腔,阿婆,对不起,我没考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