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刘禅轻轻摇头,“既然如此,不妨再等数日。”
  这么多大佬都没表态,他也就继续观望了。
  其实成都已经没有多少青壮,诸葛诞的五万大军,有三万多都是成都招募的壮丁。
  留在成都的早已破胆。
  黄皓目光一闪,刚要发言,就被刘禅挥袖制止了。
  这个时候无论黄皓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只会加剧朝中进一步的分裂。
  宴会结束,夏侯霸和谯周不出意外的被留了下来。
  内殿之中只有四人。
  刘禅、夏侯霸、谯周,以及黄皓。
  很多话在外面不好讲,到了此地,就可以畅所欲言。
  “成都无兵可守,四方支援不及,今是战是……降,两位可明言。”刘禅没有废话。
  蜀国到了今日,不仅仅是三万凉军长驱直入,而是人心散了。
  夏侯霸沉眉不敢答。
  谯周却道:“臣夜观天象,大汉气数已尽,西北破军凌于帝薇,破军者,阴金也,正应西北金戈之气。杨峥世之贪狼,今贪狼悬于子、午二宫守命,地势必有破军应之,冯翊一战,司马昭二十余万大军灰飞烟灭,杨峥贪狼入命,地有七杀,若成都不降,则亦入七杀之局!”
  刘禅少年时便跟随谯周学周易,自然能听懂。
  成都不降,则血流漂杵。
  刘禅找夏侯霸来详谈,心中其实早已有了降意。
  关羽败走麦城,先帝猇亭之败,诸葛武侯街亭之败,姜维段谷之败,一次次耗尽了蜀国的元气,耗尽百姓的热情,也耗尽了刘禅的心气。
  当年力图恢复大汉的壮士,早已所剩无几。
  即便没有杜预此次偷渡阴平,蜀国其实也走到了尽头。
  百姓厌战,国家疲惫,民心如此,岂是姜维一人所能扭转?
  “这天下终会为杨兴云所得?”刘禅脸上浮起一丝落寞。
  “天下会不会落入杨峥手中,尚未可知,然冯翊一战,东西相争已成定局,司马氏以诈力取国,子孙焉能长久乎?他日则必有大祸。”谯周乃蜀中大儒,自然也看不上司马家的作为。
  尤其是这几年,蜀中多了说书人、伶人,将高平陵之变、洛水之誓、腰斩名士等等,一系列司马家的恶性编成故事、戏曲,来来回回的演,蜀中人尽皆知。
  这也让蜀中士人重新审视司马家的道德问题。
  蜀中算是三国中最干净的一块儿地了,隔壁两家杀来杀去,血流成河,独蜀中没有此类事件。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兵临
  刘禅思之良久,并未答复。
  谯周察言观色,“莫非陛下担忧大将军?”
  刘禅叹道:“大将军在剑阁犹有四万重兵,钟会在汉中虎视眈眈……只恐他日成都还是血流漂杵。”
  “钟会自保尚难,杨峥勒兵骆谷,则是南下之兆,钟会非其敌手,至于大将军,有陛下之诏令,三军岂会随他摆布?”谯周道。
  有人愿意投降,自然有人愿意死战。
  投降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注定是要背负骂名的。
  眼下,姜维已经成了棋盘上唯一的变数。
  也是刘禅无法掌控之人。
  谯周说的轻松,但谁都知道姜维的决心。
  这二十年多年来,也只有姜维矢志不渝,一心一意的北伐,恢复汉室,完成诸葛武侯的夙愿。
  夏侯霸开口道,“臣素知大将军,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会放弃,忠志之士不可辜负。”
  刘禅点点头,“那就有劳车骑将军入凉军商谈。”
  这才是刘禅召见夏侯霸的本意。
  而夏侯霸一直躲躲闪闪,也是在极力避开,没想到刘禅还是点了他的名。
  夏侯霸心中苦笑,这并不是一件好差事,杨峥或许会卖自己几分薄面,但城外的凉军会给这个面子吗?
  就算事情办成了,名声也不好听,背叛故国,卖主求荣……
  在他眼中蜀国早就油尽灯枯了,成都也一定守不住。
  因为城中仅有的守军和百姓都不愿再抵抗下去了。
  几年之前,那首童谣便满天飞,已经深入人心。
  投降,活下去。
  抵抗,很可能被屠城……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夏侯霸跪伏在地,为了这一城的百姓,他也要促成此事。
  “有劳将军!”
  夏侯霸刚退下,还未走远,又听到背后传来丝竹管弦之声,隐隐还有刘禅与黄皓的嬉笑声。
  夏侯霸一愣,不禁佩服起刘禅,这个时候,还有如此雅兴……
  凉军直抵城下。
  三万凉军自然不足以围困偌大的成都城。
  在城西北角立下营寨,也并没有着急进攻。
  夏侯霸一入凉军大营,只觉杀伐之气贴着后背直窜脑门,士卒列成两列,眼中寒光闪闪,不怒自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仿佛一柄出鞘的长剑,盔甲上的血迹,身上的伤痕,更添几分凶煞之气。
  精气神完全不是成都中的人可比。
  身边的几个蜀官和随从护卫的禁军全都一脸惊恐。
  气势瞬间就被压了下去。
  夏侯霸心中不免又是一番感慨,没想到当初收容的一个部下,竟然会在苦寒之地崛起,一战灭司马昭十六万大军。
  具备了与司马氏分庭抗礼的资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