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他转头看着刘协,随即意识到自己有些忘形,连忙整理了一下衣服,躬身施礼,却忘了还没戴冠,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带着几天没洗头的馊味,杵到刘协面前。
  “明日一早,便请陛下移营。”
  “朕不走了,今天就宿在这里。”刘协走到案前,低头看了看案上的地图、兵俑。“卫尉若是困了,大可去睡。若是不困,我们说说话,看看明天该怎么打。”
  士孙瑞大喜。“臣求之不得。陛下稍候,臣命人准备点吃食。陛下有口福,今日飨将士,还剩了一些酒肉,在火上热一热,就能用了。”一边说着,一边大声招呼亲卫去准备。
  见士孙瑞这般模样,刘协也忍不住笑了。
  想不到这抱礼的老臣也有如此放浪形骸的时候。
  “朕刚才贾文和处来,他正在草拟安定凉州的方略。”刘协说道:“卫尉于此,可有思量?”
  “嘿嘿,臣大胆猜一猜,他所想的方略中必有通商,而且放在前面三策之内。”
  刘协抬起头,像是见了鬼似的。
  贾诩的方略中的确有通商,而且是在第一策。
  难道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陛下觉得奇怪?”
  刘协点点头。“通商是贾文和方略的第一策。”
  士孙瑞笑得更加得意,额头的皱纹都平了许多。
  “陛下,凉州虽广阔,以河西四郡连通关中之商路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四郡既有牧场、耕地,又有沿途商旅所缴税赋,收益最为丰厚。凉州乱,商旅断绝,则四郡损失最大。是以四郡士庶欲静,倾心朝廷者最众,前有段纪明,后有盖元固,皆为此理。”
  士孙瑞倒了两杯水,示意了一下,没等刘协端起杯子,他先喝了一大口。
  “西域多宝物,美玉、良马、葡萄酒、夜明珠,洛阳权贵无不趋之若鹜,商旅获利丰厚,沿途郡县也大受其益。董卓焚洛阳,劫杀百姓,权贵之家更是洗劫一空,是为杀母鸡,取其卵,逞快于一时。郭汜、张济匹夫,不通其理,段煨、贾诩焉能不知?”
  刘协茅塞顿开。
  上次就听士孙瑞提及凉州内部不和的原因,只是没有细问,今天听到这些,才知道根本原因还是利。凉州平定,受益最大的就是河西四郡,所以他们最渴望太平,反对大乱,更反对朝廷弃凉。
  “卫尉,愿闻其详。”
  士孙瑞正中下怀。“陛下愿意听,臣就为陛下好好说道说道。”
  亲卫取来了酒肉,士孙瑞客气了一番,拿起一块肉,塞进嘴里,一边大嚼一边拿起笔,在准备好的木简上写了几条命令,让亲卫送到各营。
  “明日一早,依次入阵,违令者斩!”
  亲卫领命而去。
  士孙瑞又取来一支准备好的竹简,交给另一个亲卫。“命游骑射入李式大营。从现在开始,他别想睡安稳觉了。陛下不睡,他也敢睡?”
  看着士孙瑞有条不紊的安排,刘协莫名地平静了许多。
  贾诩教他因人设计,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方能无所不中。
  那士孙瑞又在想什么?
  作为一个兼具文韬武略的关中智者,他等了大半辈子,才等到了独当一面,而且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机会,能不全力以赴吗?
  有这样的老臣部署具体事宜,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第七十七章 机会送上门
  李式从一个中年妇人身上滚了下来,摊开四肢,躺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连睁开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了。
  妇人却一轱辘爬了起来,甚至来不及放下被掀起的衣摆,去案上的盆中取了一大块连皮带汁的肉,抱在怀里,匆匆出帐去了。
  一个亲卫闯了进来,轻声呼唤。
  “少主,少主。”
  “别叫了。”李式没好气的喝道:“今天到此为止,老子困了。”
  “少主,游骑打探到紧急军情,在帐外等候。”
  “军情?”李式愣了一会,慢慢坐了起来。还没说话,先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
  亲卫出帐,将游骑叫了进来。
  游骑是一个年约四旬的羌人,脸上有一道刀疤,看起来很是凶恶。他打量李式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却又很快掩饰好,随即看着案上装满肉的大盆咽了一口口水。
  “什么消息?”李式无精打采的问道。
  “小皇帝的斥候正在勘察地势,南北军可能会离开坡地,到平地上立营。”羌人游骑送上一支绑着木简的箭。“还有这支箭,上面写着字,说是特地送给少将军的。”
  李式狐疑地看看游骑,接过箭,解开绳索,取下木简。
  游骑满怀希望地看着李式。
  今天运气不错,如果这支木简上的消息重要,他有可能得到酒肉赏赐,吃饱喝足,然后睡一大觉。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找一个关东妇人陪睡。
  李式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突然跳了起来。
  “哈哈,这简直……这简直是……”
  他来回转了两圈,一眼看着口水都快砸肿了脚面的游骑,大笑两声,端起案上的肉盆,全部塞到游骑怀中,又拿起精美的酒壶,一并塞给游骑。
  “全赏你了,敞开吃,敞开喝,不醉不归。”
  游骑大喜,眉开眼笑地出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