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这一下可激起了朝臣们的积极性,不管是为了国子监,还是为了朝廷运行正常,亦或者是为自己背后的主子谋利,他们都要畅所欲言,推荐的人,五花八门,上官文都被推荐了不止一次。
  于是上官文站出来说,议政殿的宰相们实在是太忙了,身兼数职,恐怕精力不足,所以只要有宰相头衔的官员,最好都退出此番人选的考虑范围。
  他是首辅,他这样说,其他人当然不会拒绝。
  没了议政殿的宰相们,那人选一下子就削减了一半。
  接着众人将九卿里的大部分人都提了一遍,可他们的态度和上官文差不多,认为自己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去兼职管理国子监。
  踢来踢去,皮球还在空中飞,不知道落在谁怀中。
  直到谢秋莳站出来,说了一句话。
  “父皇,儿臣举贤不避亲,推举礼部尚书周大人为国子监祭酒。”
  谢秋莳直接将目标锁定在周悯身上,周悯闻言立马一愣,皱起了眉头,站出来拒绝了她的举荐。
  “多谢殿下赏识,只是臣才疏学浅,又身为礼部尚书,实在是分|身乏术,无力管理国子监,还请殿下另觅人选。”
  谢秋莳站出来推举周悯,朝臣们并不如何惊讶,周悯直接拒绝,他们非常惊讶。
  什么情况?周家和太女没说好吗?
  奇怪的现象让其他人下意识闭了嘴,在谢秋莳张口的瞬间,这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明里暗里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朝臣前头的一青年男子身上。
  那男子俊眉星目,面如冠玉,皓齿明眸,与谢秋莳有三分相似,与皇帝有五分相似,尤其是眉眼间那股傲气,三人站在一起,像了十成十。
  他便是魏王谢友怀。
  今天是沈灼灼第一次看见谢友怀,不过她的位置很靠后,看过去只能看见一个背影,看不清他的样子,只能隐约感觉到是个帅哥。
  在历史上,谢友怀算是沈灼灼的姐夫。
  对于这位便宜姐夫,沈灼灼只有一个想法,谢邀,并不想要这个姐夫,并且想搞死他。
  第57章 交锋
  周悯拒绝了谢秋莳的举荐后, 场面一度变得有些尴尬,谁也不敢开口,在这个时候触谢秋莳的霉头, 他们私底下交流无数个眼神, 想要搞明白眼前的情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周家和太女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在场的每个官员都懂,毕竟自打太女上位以来,周家就差没把划清关系这四个字,直接刻在脸上了。
  可他们谁都没想到, 关系会差到这种程度,太女可是周家出的太女,等以后她登基,周家就是皇帝的外家,如此泼天富贵, 换给任何一个人,做梦都能笑醒, 怎么独独周家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
  不过想想那可是周家,在座的官员又觉得挺合理,周家已经行至巅峰,没必要再去蹚浑水,搞夺嫡那一套了。
  他人心中如何想,在漩涡中心的那几人并不想去猜度, 谢友怀给了自己心腹一个眼神, 站在前列的官员, 便有一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举荐周尚书为国子监祭酒, 周尚书暂请不要推脱,满朝文武,尚书乃是最为合适之人,现在我们找不到一个能说服大家的人选,不如先由尚书接管,日后再商议。”
  此人话语一出,众人全都傻了眼,此人是吏部侍郎,乃是众所周知的魏王党一员,他的女儿便是现在的魏王妃,等现任吏部尚书退去,肯定是由他来做吏部的新尚书。
  按理说,他所说的话一定是向着魏王才对,怎么会是请周悯当国子监祭酒的话?他这是在帮谢秋莳?
  这局面,真叫人看不明白。
  山外的人瞧不清山中之景,身临其境的人,则看得清清楚楚。
  谢友怀的人,发现了谢秋莳真正的目的,她从来不是想推周悯上国子监祭酒的位置,而是想将周池婉拉入局,比起上官赋等瞧不起周池婉的人,谢友怀对周池婉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因为在一开始,谢友怀的王妃人选中,就有周池婉,只不过周池婉根本无意和他结亲,因此最后姻缘未成。
  但这么一次选妃,让谢友怀了解了一下周池婉,他深知那是个腹有诗书的才女,是周家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比周浩清丝毫不逊色,只不过周浩清因为身体羸弱而闭门不出,她则是因为身为女子,才名无法远播。
  周悯在朝中,从来不会是谢秋莳的助力,谢友怀不知道周家和谢秋莳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但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将周悯推到国子监祭酒的位置,既能断了谢秋莳收下国子监祭酒的念头,又能阻止周池婉入朝,一举两得。
  “张侍郎说笑了,国子监祭酒乃是官学之首,岂能随意抉择?即使由我暂代,也实为不妥,还是诸位集思广益,选一个合适人选,更为妥帖。”
  周悯打定主意不想要这个位置,他想起之前女儿提及此事时的态度,心下一沉,周家绝对不会更改家规,既然定下了要避世,那就不能入世了。
  “张侍郎所说一点儿没错,周尚书是最合适的人选,对了,听说老太傅前些日子已经回到京城了,父皇,要不重新启用周老太傅,等找到合适的人选,再另行安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