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曹家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看来,谢秋莳的一时仁慈,叫这些人生出了,她很好欺负的幻觉啊。
  第106章 分辩
  沈灼灼一直以来都认知无比清晰, 那就是落在她身上的攻击,并不一定是冲着她本人而来,大多数时候, 是冲着谢秋莳去的。
  她不过是那些人用来对付谢秋莳的一个借口。
  沈灼灼并不会因此感到愧疚, 因为很多时候,她这个借口,同样是谢秋莳的挡箭牌,所有明刀暗箭都冲着她来了,谢秋莳永远端坐在皇位之上,脱离棋盘之外。
  沈灼灼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愤恨, 她踏入官场,是自己的选择,每一步都是她自己提前预支好的路,并没有什么后悔或可以愤恨的,谢秋莳不入棋局, 并不是她自己不想入,若是有选择, 以谢秋莳的性子,她宁愿那些人直接对上她,而不是用她为借口,去肆意攻击她身边重要的人。
  曹御史的发难,开始于大朝会快结束的时候。
  前头所有人都在商量如何应对国子监学子的联名上书,大多数官员都认为, 既然那些国子监的学子, 都想要一个真相, 那就继续查下去,他们就不信了, 朝廷会一直查不清此事。
  因为此次死者里,还有一个朝廷命官,因此大多数官员的心理,都是想为那个朝廷命官报仇。
  很正常,同属一个阵营的他们,面对同类的死亡,难免生出几分凄凉之感,会不自觉地代入其中,想着若是自己遇上类似的事情,朝廷会怎么做。
  朝廷查清楚真相,缉拿真正的凶手,不光是给天下子民一个交代,同样是给在朝为官的其他官员们一个交代,让他们明白,朝廷永远会站在官员这边。
  这是正常官员的想法,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可就不是这么想的了,他们恨不得朝廷将此事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千万不要再接着查下去了,他们可没有一个人经得起查啊!
  这一类人实在是少数,又不敢大张旗鼓发表自身看法,生怕被其他人察觉到,他们的不对劲,因此他们的声音在朝廷上非常微弱,最后体现出的效果,就是几乎全员都同意继续查下去了。
  曹御史见到这一幕,心知他是躲不过了。
  他一开始不告诉沈灼灼,就是还有一些侥幸心理,其他人如果能直接制止朝廷继续查下去,他就不用出头,他这么多年经营的官名,不值得因为一个小官,一个没有功名的学子而毁。
  可现在的情况是,他再不出面,他和他背后的势力,有可能全军覆没。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在站出来之前,曹御史还在思考,他们在做下决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地步。
  不过是一个实验基地,一大块田地罢了,里头也只是一些没有功名的学子,管理那里的小官,此前他们都没听说过!
  烧了也就烧了,死也就死了,死在他们手上的人难道还少吗?有什么可在意的。
  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他们都栽了进去。
  “陛下,臣有本奏!”
  谢秋莳都要离开了,人群中冒出来一个人,喊出了她。
  “讲。”谢秋莳有些好奇,这个曹御史此刻跳出来,难不成是急先锋?
  这和沈灼灼之前猜的倒是大差不差,看来鱼儿已经上钩了。
  “臣参御史台御史大夫沈灼灼,揽权于身,藏佞在心,以奇诡手段,动摇我大庄学子,此乃掘我大庄根基之举,意图操控国之未来,其心可诛,望陛下圣裁!”
  曹御史此言一出,众臣哗然,他们出于对曹御史人品的认同,第一时间都愤怒看向沈灼灼,陛下对她如此赏识,一路扶持她至今,可谓是恩重如山,她怎么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想想外面静坐的学子,再想想曹御史刚刚的话,难不成所谓学子联名上书,要求朝廷彻查一事,其实根本不是学子自发,而是沈灼灼在后头煽风点火?她就是想要操控学子向朝廷施压!
  她想干什么,操弄民意,是要造反不成!
  谢秋莳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阴沉起来,她没想到有人开口就想让沈灼灼死!
  话里话外都是沈灼灼有异心,当诛杀的意思,当谁听不出来?
  “哦?朕倒是不清楚还有这些事,曹御史,你说沈御史揽权,她揽的是何权啊?”
  “陛下,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抢了鸿胪寺大臣的位置,带领使团前往边关和谈,这便是最为明显的揽权了,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此简单的道理,相信沈御史一定明白。”
  曹恩一脸郑重,他说这话的时候,鸿胪寺的大臣确实露出了些许暗恨的表情。
  以前他从来没有在朝廷上露出这种表情过,毕竟他跟着沈灼灼去边关,也有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功劳,刚好够他升官,感谢沈灼灼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恨沈灼灼呢?
  但是今日,巧了,他就是突然对沈灼灼生出了怨恨,好像没有沈灼灼,他们也能夺回西照九城一样。
  “曹恩,沈灼灼去边关,是朕首肯,你是不是要说,朕也在帮沈灼灼揽权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