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为什么?”屈浩奇怪地问。
  大姐上下打量屈浩一眼,“你这年轻人一看就有钱吧?你们要是上门,那三个可就得巴着你了,到时候你的钱包可要出血了。”
  锤子先跟大姐道谢,后又问:“姐,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张大东大姐家的地址?”
  “你们找她不是啥坏事吧?”
  “姐,不是,我们真的是受人之托。”锤子保证。
  大姐信了,她告诉锤子张琴的地址。
  大姐觉得就是她不说,这两人去镇子上一问也就知道了。
  不管需不需要,锤子又问了张大东三个兄弟的家庭住址。
  锤子又买了几包饼干,付了钱,这才在大姐的目送下,跟屈浩一起离开。
  回去的路上,锤子问屈浩,“你说我们要不要告诉张大东。”
  “要啊!”屈浩想都没想。
  “万一他知道他爹妈不想他,他爹已经死了,他妈还老年痴呆,他不是很难过?”张大东死前不到二十岁,他思想也就停在二十岁,锤子总不能将他跟成年人联系在一起。
  “他是鬼。”屈浩说了一句。
  锤子愣了一下,而后揽着屈浩肩膀,“一针见血啊兄弟!”
  都成鬼了,还有啥好怕的。
  回到车上,锤子将从大姐那里打探到的消息都跟张大东说了。
  张大东只懵了一瞬,他恢复一贯冷酷的表情,“我最惦记的也只有我姐。”
  “那你要不要去看看你兄弟跟你母亲,或者直接去镇子上?”
  “来都来了,就看他们一眼吧。”张大东望着窗外,许久没有眨一下眼。
  那三兄弟的家还得往上走。
  三个兄弟没处好,住的却相隔不远,他们都不愿赡养老母,但是也不能让老母饿死,最后村长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张母三个儿子家挨家住,要么张母住在老房子里,但是三个儿子得天天去送饭。
  三兄弟当然都选择第二个。
  这天轮到老二送饭。
  第496章 脸皮
  张大东是不能出现在村民面前的。
  时落便将五个小鬼重新拍进黄符纸里。
  山上房子不多,人也少,一行人走了好一阵,都没见着一个路过的村民。
  锤子各个角度比划了一遍,才找到那大姐口中像一根绳上三个蚂蚱的房子。
  这三幢房子在一条线上,不过却是上中下的格局。
  中间是最破旧的几间砖瓦房。
  这是那三兄弟中老大跟老三的房子,老二家的房子建的有点远,老二家是一幢二层小楼。
  按超市的大姐说法,村里的人大多数都出去打工了,莫说年轻人,就连四五十的中年人都不会留在家里。
  张家这三兄弟除外。
  这三兄弟小时就是又馋又懒,以前家里的活都是张琴跟张大东干,等张大东死了,张琴嫁人,那三个已经定了性,每次干活都要被张父追着打。
  按说这三人不该娶到媳妇,可谁让这三人有张琴这个嫁到镇子上,还有钱的大姐。
  不过等三个媳妇嫁过来才知道后悔,张琴跟这三兄弟不亲,不管张父张母怎么撒泼打滚,要张琴帮三个弟弟,她都没有松口。
  张琴甚至当着看热闹的人面说了,她就一个兄弟,他兄弟叫张大东,死了好几年了。
  嫁都嫁过来了,也不能离,三个媳妇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她们心里也存着微薄的希望,希望张琴有朝一日能念着这份姐弟情,从手指头里给她们漏一点。
  后来老二媳妇认清现实,就去县城饭店里打工,没几年就回来盖了二层小楼。
  村里人对老二媳妇赚那么多钱盖小楼的事各有说法。
  这老二跟他爹不一样,村里人在他耳边说,他老婆挣的钱不干净,老二浑不在意,他还得意地跟村民炫耀,他不用累死累活就能住上小洋楼,这小洋楼跟镇子上一样。
  村里人被他的没脸没皮震惊到了,之后甚至当着他的面说他老婆在县城做女支女,张老二脸皮厚,反正说了他又不会掉块肉,这种事开始是个新鲜,时间久了,人家又不在意,再嚼舌根也就没意思了。
  再有,能嫁给张老二这样的人,老二媳妇不是省油的灯,村民敢在张老二面前说,不敢到老二媳妇跟前说,谁要说了,她能把人家床上那点事都抖露出来。
  反正不管真假,这种私事总能引起八卦心理,村里有要脸的人,当然不愿别人讨论自己。
  至于张家另外两个媳妇,老大媳妇生她家三女儿时难产死了,后来娶了个隔壁村的女人,那女人小时候打错针,成了瘸子,老大媳妇走路都不当面,更别指望她能赚钱养家,如今两口子都在家,靠四个孩子每个月打的零用钱活着,前三个孩子是老大去世的媳妇生的,第四个儿子是继妻生的,四个孩子成绩都一般,早早就不上学了,刚成年就出去打工了。
  老三媳妇就是个菟丝草,靠着老三活,两人加上孩子能活到大,靠的是张家老两口。
  一行人直奔中间的老房子而去。
  因村里人住在山上,愣是将山上踩出来一条条小路。
  几人走在小路上如履平地。
  还没到老房子,就听到一声脆响,随即就是尖叫声。
  “你再摔碗,以后就别吃饭了,饿死你拉倒。”随即,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怒气冲冲地走出来,边拍打身上被溅到的汤汁边边骂,“老不死的,我给你送饭已经是对得起你了,要是按我以前的脾气,你就是饿死,我都不会眨一下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