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请自重 第61节

  红尘之物?那……是什么东西?
  单萃儿刚想问,蓦然察觉到对方面容上隐隐约约浮现出来的的不自然和沉默。
  意识到这可能触及到对方的秘事,遂没有再问。
  念空余光中瞥了眼压在单萃儿手下的经书,抿了抿唇,开口道:“今日因二师父和众位弟子撞见的缘故,小僧恐稍后会有旁人来此惊扰到施主。”
  说罢,又见单萃儿似有疑惑之意,又道:“况且小僧瞧施主今日应该乏了,这等烈日下,不妨早些回去休息,阅经书一事并不急于一时。”
  单萃儿脸色有些红,她借口探讨经书缘故才留下来,显然没想到她能在念空面前睡过去,还被正主逮到。
  心中正虚着呢,闻言,自然是没意见。反而恨不得今日没来过,又是被长老逮到,又是念空抓到。
  今日定是个倒霉日子,下次出门看来得挑个黄道吉日才行!
  当下便合起了经书,面上挂起笑容,温温柔柔行了个礼。
  “那小女先行离去了,休整一顿,也好明日养足了精神过来。”
  念空回了个礼,应了一声:“施主慢走。”
  单萃儿连连点头,干脆利索的拿起书便离开了。
  竹林的阵法进去难,出去却简单,只要认得路就行。
  前几次来时,还需要念安领着,眼下来的多了,如今再出去,单萃儿便是无人带领,也可自己走出林中。因为念空并未阻拦。
  待视线中的青色身影消失后,念空方才收回缓缓收回视线,静下心重新于亭下的蒲团上盘腿打坐。
  清风拂过,卷起地面的青叶,洒落整片竹林,重归于寂的林间也逐渐恢复了清凉。
  一间禅房内,一名老者静坐着,不紧不慢的敲打着眼前的木鱼,而不久前离去的虚言赫然站在其身后。
  “你说近日有个女施主时常寻念空探讨经书?”
  “是啊,倒是不曾想到这年头还有这般年轻的小姑娘喜欢我佛的。”
  半晌,老者悠悠的长叹了一声,手中的木鱼敲击声随着一声叹气渐弱。
  “师兄……可是有什么顾虑?”虚言一愣,后知后觉道:“可需要我将那女子与念空隔开?”
  老者缓慢的睁开双眼,与满面如枯的褶皱不同的是那双有神的眼眸,慈祥中透着一股锐利,让人忍不住惊叹。
  他颤悠悠的停下了敲击木鱼的动作,叹道:“老衲依稀记得念空的梯度之礼还有半年之久,在此期间,若非性命攸关等大事,无论那名女施主做了什么,都不要去打搅念空的清静。”
  虚言刚想反驳,似是想到什么,遂沉默了一瞬,便不再说话,推开房门离了去。
  良久,禅房内才缓缓想起一道嘶哑的声音。
  “梯度之礼,仍有半年,但愿你能理清心中之绪,今生之愿……”
  第86章
  八十六
  单萃儿在着清荷和红娟的遮掩下,又陆陆续续去了青山寺大半个月。
  寺中的弟子经由那二长老那一事后,对她时常出入青山寺竹林已经见怪不怪,偶尔撞上了还能打个招呼,念无和念空这两人更是对她的出现习以为常。
  这日如往常一样,单萃儿头戴帷帽,手拎着油纸包裹起来的点心,自后门处出去,却见后门处停着一辆眼熟的驴车。
  驴车前方正坐着一名头带斗笠,身材魁梧的大汉,此人正是前来接送单萃儿去青山寺的牛大国。
  单萃儿小心地将后门合好后,迎上去走进驴车,冲着牛大国微微颔首,唤了一句“牛叔”后,就要爬上驴车,不妨忽然从身侧横过来一条粗壮的手臂阻在她身前,将她阻拦在驴车前。
  单萃儿沉默了一瞬,将踩上去的右腿收回,看向身侧的牛大国:“牛叔这是何意?”
  斗笠下,牛大国的脸色即便在古铜色的肌肤下也显得异常通红,见单萃儿望过来,越发的涨红了脸,可手上的力道却半分未收。
  想到昨日夜里将单萃儿送回府后,家中迎来的客人以及昨日的言行举止,心中不由得对单萃儿浮现出一抹羞愧。
  “单姑娘啊,我今日前来不是为了接你生意的。”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袋碎银,塞进了单萃儿的手里,“这驴车今日被旁人包了去,我还得将这驴车送过去。”
  “这是……”单萃儿拧紧眉头,颠了颠手里的熟悉的钱袋子,对于这钱袋子,她再熟悉不过,正是当初打算长期雇佣牛大国时,她所支付的银钱。
  可眼下,将这银子退还给她又是什么意思?
  牛大国恋恋不舍地瞅了眼那钱袋子,而后叹了口气,开口道:“这是多日前,姑娘你支给我的二十两车钱,我也不废话,昨日我家中来了个自称是来自单家的一个大婶,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让我拒了你。”
  “你也知道,咱村里人并不富裕,我拿了这笔钱,我也可为家里人寻个镇上的住处,也不用这般整日下地劳累,姑娘也别怪你牛叔,这世道啊,除了权,还得是钱说了算。”
  说完,牛大国见对方沉默,以为听了进去,便收回了手,驾着驴车正准备走。
  耳侧忽然传来一道声:“我若是给牛叔你双倍的银子呢?牛叔是接还是不接?”
  牛大国一惊,心中对这单府有着村里首富的称誉算是真正了解到了,当真是有钱人家啊,两百两说来就来。
  他侧过脑袋,看着整张脸被遮在帷帽下的单萃儿,摇了摇头;“不是说叔不帮你,你家中不想让你出去,必定是有缘由的,若是我收了你的银子,他日你若是出事了,我难辞其咎,倒是这一百两银子我收的还算是心安。”
  说完,冲着单萃儿点了点,不等她说话,手中的小鞭一挥,驴的嘶鸣声响起,拉着木板车便掉头离去了。
  单萃儿站在原地,透着一层纱,望着逐渐消失在视线里的驴车,拎着点心的手不经意间攥得紧紧的,将白皙的手勒出了一道道红痕。
  村里的驴车本就少,并且甚少外借,尤其是单府在牛家村的名声算不得太好,此时再去村里寻驴车无疑是天方夜谭。
  府内的马车更不可能让她驶出去了。
  今日算是去不了青山寺了。
  至于牛叔口中所说的大婶,应该就是安嬷嬷了,安嬷嬷的意思也便是母亲的意思,可为何母亲要阻拦自己出门?
  单萃儿沉着脸,一把掀开帷帽,转身推开后门,拎着手里的点心径直去了母亲的院子。
  林夫人所居住的院内花团锦簇,到处栽满了不知名的绿植鲜花,引得院内落户了不少燕雀蝴蝶。
  单萃儿来时,院内还有不少婢女在侍候浇花。
  婢女们瞧见自家小姐急匆匆而来,互相嬉闹间,刚想打趣几声,便看见小姐面上的冷色,不由得一滞,欲上前的步伐不约而同纷纷往后去,就这么看着小姐消失在眼前。
  “小姐这是怎么了?怎的好似阴沉沉的?”
  “我亦不知,前几日我才瞧见夫人和小姐有说有笑的呢,总归不是吵架吧!”
  “那又怎么说得准,万一夫人又离开个一年半载的,小姐若是因为这个生气了倒是情有可原!”
  “呸呸呸,就你瞎说,还不赶紧浇你的花,万一枯了,有你罚的!”
  婢女们闻言,默默翻了白眼,嘀嘀咕咕的散开。
  顷刻间,院内因单萃儿而来的小骚乱又恢复了平静。
  这头的单萃儿可不知晓外头因她产生的矛盾,眼下她看着屋内正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的母亲,面色稍缓,默默的坐到母亲的身侧,刚向问母亲,为何不让她出去。
  手中忽然被母亲递过来一杯茶水。
  “在外头站了有一会儿了吧,瞧你这脸颊上的红晕和晒干的唇,让为娘瞧着多心疼啊,先喝口茶润润口再说话。”
  单萃儿下意识的舔了舔唇,一口将茶水饮尽。
  林夫人面带浅笑看着女儿喝完水,待女儿喝完,拎过茶壶又续上了一杯。
  单萃儿顿了顿,又是一口闷,如此循环,让她硬是喝了三四回。
  再次一口闷掉茶水后,见母亲没有立即续上,单萃儿下意识的将茶杯往身侧凑过,中途却被一双手拦了下来。
  林夫人将单萃儿手中的茶杯抽走,随意的放到一旁,望着还没反应过来的女儿,笑道:“如今火气可是消下去了?”
  单萃儿这才知晓母亲为何一进门就给她灌茶。
  她抿了抿唇,眸子闪过一丝无奈,自从与母亲关系日近亲密,她也算是认清了母亲时常爱调侃的性子。
  她问:“娘为何阻拦我出门?当初娘可是承诺我,不会阻拦我出门玩乐的!”
  林夫人闻言,勾起的唇角微微收起,眸中的笑意逐渐变得严肃。
  她看着单萃儿,即便穿着一身素色青竹暗纹银丝边的衣裙,仍遮不住那身曼妙纤弱的身姿,更何况女儿本就显得艳丽夺目的面容上还抹了点胭脂。
  据萃儿院里的婢女说,之前萃儿出门玩乐的时候,不是男装便是扮丑。
  这几日出门却一如反常,每每都要折腾好一会儿方才迟迟出门。
  她原先还不信,直到她瞧见了萃儿今日欲出门的装扮。
  林夫人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问道:
  “萃儿,你今日出门,这是准备去哪?”
  单萃儿一愣,想到牛大国退还的银钱,又想到她去青山寺的原因,在母亲略显严肃的眼皮子底下,心脏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着。
  唯恐被母亲看出了问题,她连忙低垂着眸子,摸着腰间挂着的钱袋子,不动声色的试探道:“娘不是已经知道了吗,何必再问我一遍?”
  林夫人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可是在青山寺上香时瞧见了心仪的郎君?”
  若是如此,一如反常的穿着打扮倒也说得过去。
  “娘!你说什么呢?”单萃儿心跳一漏,连忙反驳:“娘怎会有如此想法,我不是说过,我暂时没有想嫁人的意思吗!更别谈寻什么郎君了!”
  “果真如此?”
  “当真!”
  林夫人见女儿一脸认真的模样,有些失望的收回了眸子,伸手倒了一杯茶轻呷了一口。
  继而缓缓道:“也好,没那档子事对于你来说倒是方便了些。”
  单萃儿拧了拧眉,不得其意,反问道:“母亲这是何意?”
  “有人瞧见你常常去青山寺,时常便是快午时进寺,戌时方才出来,坊间流言,你这年轻的姑娘看破红尘,想要去出家了!”
  “这群小王八崽子!看来是少了教训!”
  能认出她,且还大舌头的人,她在外头耍了这么多年头,哪能不清楚是哪些个王八蛋散的谣!
  单萃儿咬着唇,攥紧拳头,紧紧地拧着眉,茶色的瞳孔此刻如同被一层阴影笼罩,暗沉后便是压制后而喷涌且炙热的火焰,眸子内更是显而易见的气愤。
  忽而想到什么,她转头看向林夫人:“娘,你不会也信了这等谣言吧!”
  林夫人好似听见女儿口中忽然吐出的脏话,轻轻柔柔的砌了一杯茶,递到单萃儿的身前。
  “为娘自然是相信萃儿的,可坊间的流言确实不容小觑,再者,你去了青山寺更是事实,这些日子,你还是好好呆在家中,别出门了。”
  林夫人顿了顿,余光瞥向正怒火中烧的女儿,轻飘飘道:“当然,若是你告诉为娘,你这些日子在青山寺的何处,又是与谁人在一起,说不定会有法子解决这流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