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两个人再次不欢而散。
  他们的对话就没有一次是以平和收尾,互相缺席对方的十几年积压着的埋怨填不满山壑,以至于好好的分析最后一定会演变成争吵。
  池竹西合上日记本,因为长时间的翻阅,日记本早就不如刚到手上那样新,侧页有了褶皱,里面写下的话将本子变得千钧重。
  他将日记本锁紧柜子,推开椅子起身。
  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而池竹西打算出门。
  几天前,王邱给他打电话,说的却不是遗产的事,但这件事的确和池淮左有关。
  池淮左的大学导师想要见他。
  “你不是还向我打听池淮左的事吗?池淮左在大学时候熟悉的人不多,老教授算一个。他对池淮左就跟对亲儿子似的,只不过大四那年因为未来发展的问题闹过不愉快,很多年没再联系。”
  “老教授刚回国,听说了池淮左的事后联系我,想和你见一面。”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
  池竹西当然没有拒绝。
  就跟池淮左调查了他一样,他也想知道池淮左的过去。
  ***
  老教授白天有其他事,见面被安排在了晚上,地点就在教授家里。
  顺着地址找去,池竹西来到了城南的一片宽地。
  这里以前是大学城,随着常青市的发展,主城区迁移,在这里的大学纷纷建立新校区,时间一久,老校区也就荒废了下来,只有之前学校给引进教师分的房子里还零星住着人。
  老教授是二级教授,正儿八经的江河学者,大学财大气粗直接分下接近两百平的单层小院拎包入住。池竹西站在院外,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门铃在哪里,只能拨打了王邱给他的电话。
  院子里传出来电声,不一会儿,一个雪鬓霜鬟的老人出现在黑栏后。
  老教授比池竹西想的年纪还要大,中等身材,银白的白发像覆上一层雪霜,高颧骨挂不住肉,垂出一层层褶痕,精神倒是很好,步履稳健,眼里带着睿智的光。
  “池淮左的弟弟……池竹西?”老教授给他开了门,眼睛笑眯起,连连招手,“好,好,你跟我进来吧。”
  教授的热络让池竹西有些拘束,进门后他才想起自己应该带一些慰问品拜访的,而不是两手空空像个呆子。
  能看得出来,老教授平时并不住这,院子已经荒芜很久了,外面的藤椅和石桌上都积了灰,还有生命力蓬勃的细藤攀附着向上疯长。
  走进内室,里面大多数家具都被白布盖着,只有沙发、茶几和一些简单的摆件露在外,应该是才打扫出来。
  “你和你哥哥长得像。”老教授把他带到沙发上坐下,一落座就用怀念的眼神看着池竹西,“太像了,大一时候我见到他就是这个模样。年轻人抽条快,没几年就又成了另一副样子。”
  “这些年我也听过他的事,他的师弟师妹对他可是崇拜得很,耳朵都磨出老茧,不想听都没办法。不说你家里的产业,能在一年内将基数不小的利润增速提到百分之三百以上的有几个?他不是耕耘深,是那双眼太毒辣,知道这个社会的运行准则,他这样的年轻人……”
  老教授说着收住话口:“瞧我一直在只顾自唠叨,听着烦了吧。”
  “没有。”池竹西摇头,“很少有人能和我提他,我们……不怎么来往。”
  老教授的眼中流露出一丝了然的遗憾。
  “所以我很高兴能从您这里听到有关池淮左的事,这也是我来见您的原因。”池竹西说。
  老教授又高兴起来。
  他这个层次的人按理说应该很少对本科生投以关注,可就像王邱说的那样,老教授简直是把池淮左当亲儿子看待,提到他的时候眼底熠熠,那股真诚让人动容。
  池竹西从他这里听到很多王邱没提过的。
  比如池淮左曾经和老教授的女儿交往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性格不合和平分手,恰好那段时间女儿出国,所以大学一直流传着「池淮左渣男论」,校园bbs骂他的高楼数不胜数,和标红的表彰帖子混在一起,一度成为他们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又比如他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卷王,每次参加什么竞赛不光折磨对手,还折磨队友。
  金融系的竞赛除了单纯的知识竞赛外基本是合作项目,他在大一的时候被夏实拐走,没能参与,大二骗来隔壁信息工程的学生,差点把人逼得递交转专业的申请。大三参加cva协会全国高校估值建模大赛,被隔壁学校的同学怀疑找抢手代写报告,害得学校连夜出申明。
  大三结束着手准备全国优秀大学生经济金融论坛,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突然停手了。
  谁也不知道池淮左是怎么想的,他提交了退赛说明,每天在宿舍闭门不出,专业课也不上,老教授找他谈过几次,被语焉不详含糊了过去。
  “那段时间他简直一塌糊涂,绩点下垮,宿舍的烟味浓得能触发烟雾警报,他的情况也不适合联系家长。我想着他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一下子反弹,搞学术的哪个压力不大……”老教授的声音开始抖,喉咙含糊着挤出来几个字,“他毕业的时候我还拒绝替他拨穗,他来找我道歉,我拒绝接受,还骂他自甘堕落,我……”
  池竹西嘴唇翕动,最后什么也没说。
  “我对池淮左寄予厚望,也的确把他当亲儿子看待,我还以为我们能成为一家人的。现在想来根本不是这样,谁也想不到他怎么就,怎么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