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哥……”
  顾云浩真心实意的唤了一声,随即又点头笑道:“你这样想就对了!咱们且看下一次。”
  “那是自然,隔年后的县试,我取定了!”顾云涛也是爽然一笑,“不过小浩,你可得答应帮哥哥一件事。”
  “什么?”
  “自然是回去就将你的卷子默下来,让我看看,不然我又如何得知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没问题!”
  顾云浩爽快地答应下来。
  深吸了口气,顾云浩抬首看天,只见阴云尽散,冬末春初的阳光照的人心里只觉一阵温润。
  这样的天气真好,这样的顾云涛也不错……
  第33章 第33章:顾云浩的志向
  顾云浩三人到家的时候已经快是酉正时分。
  见着他们这时回来, 众人都有些不解。
  顾明良一面抽了口旱烟,一面试探地问道:“不是说县试要考好些天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顾长荣一脸喜色地打断道:“爹,是好事儿啊,小浩在头一场就被取中了, 还是头名案首嘞, 这不我们才连忙赶回来。”
  顾明良是个有些见识的,加上这些年家里有两个读书的孙子,耳濡目染之下, 对于科考只是也知道了一些。
  听到小孙子考中了县试的案首, 他当下就身子一顿, 手上的旱烟壶都几乎被惊的落了下来。
  “中……中了?”
  “可不是嘛。”顾长荣说道:“只是后面还有考试,所以喜报还要过几天才到罢了。”
  听了这话, 众人皆是喜不自胜。
  顾明良更是满目笑意,越看这个小孙子越是得意。
  还好当初决定让小孙子去念书, 不然只怕因着那一念之差, 他们家可真是要损失一个秀才公了。
  看着众人欢喜的神色, 顾明良越想越是觉得自己有眼光。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科考的事情,自然是知道县试案首这个名头的作用, 也很清楚, 有了这个县案首的名头, 顾云浩考过府试基本是稳了。
  也正因为如此, 顾明良更是觉得整个胸口都充溢着满满的欢喜之感。
  孙子如果这次一举考过院试, 成为秀才,他就能随之从“顾老头”立即变为“顾老爷”……
  一想到这里,顾明良更是觉得心里舒坦极了。
  李氏没有顾明良的那许多心思,但也早已激动地热泪盈眶。
  只见她一手拉着顾云浩,又是心疼又是高兴地道:“好……好……中了好,也不枉奶奶的乖孙读书吃了这么些苦……”
  “奶,没事的,我喜欢读书。”
  见他奶越说越激动,像是要准备大哭一场的样子,顾云浩连忙劝道。
  “娘您可别这样啊,这是好事儿啊。”见状,卫氏也笑着上前相劝,又说:“还是先让小浩放下书箱吧。虽说不是很沉,但到了家也不必一直背着不是?”
  听了这话,李氏也立即反应过来。
  “看我,都高兴糊涂了,可别累着我的乖孙。”说到这里,李氏又向顾长光甩了一个不满的眼神,“老二也傻愣在那,也不知道心疼心疼你儿子。”
  顾长光本就是个老实人,现在见儿子考中了,原本就不利索的嘴皮子更乐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浩是考上了,那云涛这是……”
  众人正在欢喜之中,方氏突兀的声音传入耳来,大家皆是一愣。
  对啊,顾云浩是因为考上了提前回来,但顾云涛为何也跟着回来了,要知道后面还有考试的啊……
  其实从顾云浩三人一到家,方氏的全部心神都在自己儿子身上。
  虽然后面听见顾长荣说顾云浩考中了,也是心里一喜,但见他没有说起顾云涛考中的话,方氏的心就不断地往下沉。
  看着众人高兴地忘了顾云涛的存在,方氏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最后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儿子,只见他一脸的微笑,方氏更加心疼了。
  这傻孩子,说不定心里多失落呢……
  想到这里,方式便忍不住开口提醒了众人一句,随即就满是心疼地伸手附在顾云涛的肩膀上,张了张嘴,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这次头一场就没考过,后面的复试是参加不了的。”顾云涛解释道:“小浩考上了是咱们家的喜事,加上塾里这些天休假,自然要跟着一起回来的。”
  闻言,顾明良也是干咳一声,脸上的喜色退了几分。
  虽然为小孙子高兴,但此刻他也是很担心大孙子,怕他一时想不开。
  “要不,等过段时间,云涛也去小浩他们私塾念书吧?”
  想了想,顾明良说道:“我看那梁秀才是个有学问的,怕是比何秀才强。”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各异。
  首先是顾长荣眼前一亮。
  因着今早去了梁秀才的私塾找顾云浩,顾长荣也听说此次县试,梁秀才的四个学生都考过了头场,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案首的顾云浩。
  他先前本以为何秀才是个有才学的,但现在看来好似梁秀才也不错,至少梁秀才的学生成材率好似要高一点……
  想到这里,顾长荣倒有些心动了。
  顾云浩则是有些没想到他爷爷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但梁成业确实是个好先生,若真是何秀才教导学子有什么不妥,他也并不介意替顾云涛引荐一下。
  “若是大哥也有此意,那我过几天回塾里问问先生?”
  “不必。”
  顾云涛却是直言拒绝道:“何先生教学并无什么不妥,这次考不中与我先生无关,只是我自己平时功夫还下的不够罢了,哪里需要换私塾。”
  说到这里,顾云涛又是面带钦佩地看着顾云浩,说道:“再则来说,小浩考中案首也是不只靠先生指点就能成的,这么些年来,我心里很清楚他有多努力。”
  “爷爷,以后换私塾的话就别再提了。”顾云涛转头对着顾明良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换先生,让小浩怎么跟他先生开口呢?再则,我也丢不起那人。爷爷您放心,下次县试,我定要考过!”
  “有志气!这才是咱们家的长房长孙!”
  闻言,顾明良也是不由大赞一声道:“我老头子定能等到咱们家出两个秀才相公的那一天!”
  顾云浩看着顾云涛,亦是满目赞赏地颔首一笑。
  凡事先思己过。
  遇着事情并不怨天尤人,将失意归咎与他人,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仅看得开,还想得透,不为一时的得失就迷失了心智,也不因一次挫折就意志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心胸更为宽广起来。
  这,才是读书人应当有的傲气!
  在前世时,顾云浩读历史,就很是钦佩魏徵、张九龄这些秉持风骨的名臣。
  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一直都是在思虑怎么改善家人的生活,就算是这十来年的寒窗苦读,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说到底,开始选择念书,实际只是他的无奈之选罢了。
  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开始的无奈之举,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现在的顾云浩很清楚,他是真的喜欢读书,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能感觉到自己心底的意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所改变。
  并不仅仅满足于考一个秀才,举人、进士,他还要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到了这个世上,选择了读书科考,若是不进入权力的中心去一展抱负,那又有让他如何能心甘。
  毕竟这个时代已经给予了他一个新的身份。
  读书人!
  因而,听见顾云涛那一番话,顾云浩也是从心里对这位堂兄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原本颇为心情复杂的一家人,听到顾云涛的话,也都是松了口气,重新热闹起来。
  方氏又观察了一会,见儿子神色坦然,并不似作假的样子,方才放下心来,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
  虽然羡慕二房的顾云浩能考中,也对顾云涛的落榜有些失落,但方氏这些年越来越想明白了。
  他们家到了顾云浩跟顾云涛这一辈,就只有这两兄弟,若是想要过的好,两人就应该互相扶持。所以不论是谁有出息,那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二妞,去杀只鸡,今晚多做些菜,咱们吃顿白米饭。”
  李氏一脸喜色地吩咐顾芝,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豪爽之气。
  “好嘞,奶。”顾芝欢快地应了一声,就拉着顾蓝一起杀鸡做饭去。
  “老头子,咱们乖孙考中了,是不是得摆酒啊,家里这个大院坝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又想起一事,李氏侧头问顾明良的意见。
  “爷爷,阿奶,摆酒就不必了吧。”顾云浩见他奶这样说,忙拦道:“一来费钱不说,二来也委实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
  “县试头名嘞,就要考秀才了……还不算大事啊?”
  李氏有些不解地道:“就算不摆大酒,也该让周围四邻们知道沾沾喜气。”
  闻言,顾云浩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忙解释说,要过了府试才能称为童生,方才有资格能去参加院试考秀才。
  李氏这下才算彻底弄明白,但也觉得还是应该热闹热闹,毕竟孙子考过县试也是件大喜事。
  “我看这次还是先不摆酒,反正小浩是头名,到时候府试基本上是稳中的,不如等拿了个童生的名头再热闹也行。”
  最后,还是顾明良拍板决定道。
  见此事尘埃落定,顾云浩也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即使到时候府试中了,他也不愿意太张扬,但现下也不好说什么,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了。
  这天夜里,众人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吃了一顿对他们家来说极为丰盛的晚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